奶业 危机考验下的成长
“虽然现在奶价比春节前略有回落,但比去年同期还是高不少呢。”3月15日,石家庄国富盛邦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云乐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原料奶价格大概维持在3.1-3.2元/公斤,去年这时候每公斤奶连两块钱都卖不上,亏的厉害。去年这时候是我们生产最困难的时候,同行不少人在杀牛卖牛,我们挺过来了。现在情况好转多了。”
杨云乐对奶业的感触是“好转多了”。而来自我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09年我省奶类产量525万吨,同比增长2%;乳制品产量为196.63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乳制品行业实现利润7.36亿元,大幅扭转了上年全行业亏损1.59亿元的不利局面。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在省奶牛协会秘书长刘文科看来,数量的增长还只是河北奶业复苏的一个表现,大规模的奶业整顿规范了市场秩序,使整个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而这份成绩为河北奶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更为坚实的质量基础。
据介绍,我省目前存栏5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区)发展到2374个,存栏奶牛143.7万头,规模饲养比例达到83.6%,超出年度任务目标3.6个百分点。2009年全年累计取缔奶站936个,新建奶站623个,保留的1893个奶站全部达到“五有一符合”标准,发放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并全部实现了管道式挤奶。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全年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省、市、县三级完成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4277批次,合格率达到99.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特别是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全部呈阴性。
政府 既要整顿更要扶持
“现在奶站都安装了摄像头,从奶牛进站到开动机器挤奶,我们不用进奶厅,通过监控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杨云乐向记者介绍说,“还不仅是挤奶过程有监督,从储奶到运输整个过程24小时都有监控,而且市畜牧部门要求我们录像要保留6个月。这样的监管下,如果有人往鲜奶中掺水、掺假,监控人员就能及时发现。”杨云乐对自己养殖厂生产的鲜奶质量很有信心。
“三聚氰胺事件后,石家庄奶业是处在风暴中心,所以石家庄对奶业的整顿也是最彻底的。”3月15日,石家庄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当然这场整顿的出发点是稳定奶业生产,石家庄市在奶站整顿中对全部奶站都安装了监控设施,从挤奶、储奶、运输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全封闭管道化运行。可以说,目前石家庄乳品质量安全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对于奶业来说,关停取缔、淘汰散养等整顿必不可少,但在市场低迷,信心缺失的时候必要的扶持也很重要。省农业厅副厅长张钰介绍说,针对2009年初奶业市场低迷,奶农养殖积极性不高,出现淘汰奶牛的现象,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了扶持力度。比如,会同财政部门落实奶牛养殖户扶持补贴资金1.66亿元;会同农机部门为奶站落实机械设备购置补贴资金5600万元;会同保险部门开展奶牛保险业务,有17.46万头奶牛入保;帮助乳品企业落实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资金132.41万元等等。这些资金下去以后,力推奶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散户入区饲养,奶牛养殖重点县基本消灭散养。
在政府扶持的同时,我省还吸纳社会资金近10亿元,新建、扩建规模奶牛养殖场区950个,建设规模是前10年的总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83.6%,提高了43.6个百分点。生鲜乳收购监管着力于推进乳品企业、奶站、规模养殖场区一体化经营,目前,全省1893个奶站全部由乳品企业监督管理。奶站《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持证率100%。生鲜乳收购合同签订率100%。
奶农 无奈与期待并存
奶价的上涨增加了奶农收益,但成本的不断上涨也让这个已经微利的行业充满了无奈。
3月15日,杨云乐接受记者采访说:“现在养殖场都实行规模化饲养,管理成本无形中就提高了,现在我们正在做养殖成本调研,这个报告过两天才能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饲养奶牛不仅饲料成本提高了,管理成本、监控成本以及防疫的成本也在增加,具体增加了多少还要等具体报告。”
刘亚男则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奶站原料奶价格基本维持在3元/公斤左右,但这个价格给到奶农手上也就2.8元左右。撇开其他开支不算仅以饲料等主要生产成本计算,生产一公斤鲜奶大概需要投入2.5元,这也就意味着奶农生产一公斤鲜奶利润在2毛到3毛,如果算上防疫、管理的成本可能还拿不到这个钱。以一头奶牛年产奶5000公斤计算,一头奶牛一年能给奶农带来的利润也就是1000元左右,养20头奶牛年收入也就2万元。在农村的建筑队,一个壮工一个月轻松的就能挣到1500元,一年下来也能挣2万元,但打工不像养奶牛要那么多前期投入啊,而且是稳赚不赔的生计。
微薄的利润以及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让不少养殖户开始徘徊。“如果说去年这个时候,不少养殖户还心存希望,毕竟已经到了最低谷,只能是越来越好了。那么到现在,养殖户的信心反而开始动摇了,市场在转好,奶农的收益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这个动摇很让人担心。”采访中,省畜牧兽医部门一位管理者向记者表示,“没有奶农就没有奶业的发展,要保障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关注奶农的利益。”
未来 解决问题中前行
在看到我省奶业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行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奶站的监管上,如何既履行监管责任又保障奶农利益成了一个难题。近日,记者在元氏县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每个奶站的收奶价格不同,部分奶农为了追求更大利润,哪个奶站给的价高就在哪交奶,给监管带来了不便。“以前是鲜奶难卖,现在是奶源紧缺,自然是谁出的价高卖谁,奶农也是想多挣点钱,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对监管来说就成了棘手的问题,流动交奶极易造成局部鲜奶收购秩序的混乱,也给掺杂使假创造了‘机会’。”采访中,石家庄市畜牧部门相关执法人员向记者反应,“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还不能强行规定哪个地区的奶农必须在哪个奶站交奶,如果指定的奶站收购价格不尽合理的话,奶农的利益又得不到保障。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也让我们在执法中很为难。”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呼吁,在同一个市场存在不同的差价是造成奶农流动交奶的一个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下功夫,在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让奶价既反映出市场的供需又能给奶农以最大的保障。同时,要鼓励各企业加强自己的奶源基地建设,进一步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保持乳业健康持续发展,呼吁加快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
问题还不仅仅出现在奶站,在对乳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中,我省对省外来冀企业的行业管理也较为薄弱。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奶源紧缺,个别企业不择手段争抢奶源,流动收奶,极易造成鲜奶收购秩序混乱。出现这样的情况,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往往无力协调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我省畜牧兽医部门提出,今年将加强生鲜乳收购秩序监管,对蒙牛、伊利、三元等10家乳品企业和存栏万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县实施重点监管,坚决打击和取缔流动收奶点,严肃查处无证收奶、收购散奶、抢奶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生鲜乳收购秩序。
相关部门的数字显示,2010年,我省奶类产量要达到580万吨,同比增长10.5%。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