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肉消费量一直在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人均年消费牛肉已超过5千克。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牛肉需求市场广阔,肉牛产业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但最近10多年来,全国肉牛生产却增长缓慢,2008年,牛肉产量610万吨,下降0.5%,牛源紧缺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影响肉牛产业发展有诸多因素:养殖效益和比较效益低,品种和技术落后,分散经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政策支持强度不大等。但笔者认为,融资困难是肉牛产业发展缓慢尤其是肉牛规模养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肉牛业规模化生产融资难的原因
肉牛业行业特征令正规金融服务机构望而却步 目前我国肉牛生产基本还是以分散饲养、非定点屠宰和集贸市场销售为主导方式,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肉牛生产体系。正是因为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变化大,养牛户被市场和屠宰加工企业以及屠宰户所左右,养殖效益不高。屠宰加工企业多数是个体屠宰为主,大型加工企业少,如安徽省只有两家屠宰肉牛能力1万头以上的企业,而且与养殖户(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产品差异化小,标准不严格,竞争激烈,牛肉屠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加上肉牛养殖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疫病风险等因素,是规模养牛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间接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在评估肉牛业金融服务需求时,往往面对的是信贷项目数额小,费时费力又高风险,因而失去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从目前对肉牛业规模养殖的标准来看,很多地方5头以上就算作规模养殖,而500头以上的肉牛场对农户来说是需要非常大的投资金,但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却不是大企业,因此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肉牛大规模养殖的效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农行、建行、中行、工行四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其在农村地区甚至县城的分支机构,甚至连农村信用合作社在选择客户时也更多转向城市非农产业领域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因为我国多数肉牛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可以预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肉牛行业外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不足以吸引他们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另外,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对于企业规模要求高,产品核心盈利要求高。
农村非正规金融成本高、规模小,难以满足肉牛业规模化生产的资金需求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机构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机构成为畜牧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且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信息、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在规模和范围上的劣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范围和规模的狭小使得小范围内的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进行有效分散,导致了较高的关联风险。其次,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范围狭小,因此资金的转移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不利于资金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有效配置,造成了效率的损失。再其次,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小规模经营会使单笔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无法通过规模的扩大而分摊,因此金融业务的平均成本往往比较高,难以实现规模优势。而肉牛业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这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满足的。
缺乏针对肉牛业特点的担保与其他配套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配套仍然不够。1.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畜牧业特点的担保政策。总体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是严格管制多于积极试点、引导、规范和扶持民间金融活动,这种重堵轻疏的金融政策模式使畜牧产业融资环境更加艰难。2.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肉牛业大规模生产贷款具有额度大、期限长、风险难以把控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金融业投放信贷的顾虑短期内难以消除。
解决肉牛业规模化生产融资难题
建立养殖小区,与专业养牛育肥公司合作 瀚森荷金来肉牛集团,2008年投资250余万元,建立了养殖规模达 万头的肉牛养殖场,加上原有的两个育肥场,可以达到育肥14000头的规模。如果完全自己育肥,仅资金就需要上亿元,为了小区养殖发展下去,该公司与吉林华纳肉牛养殖公司合作,开展肉牛养殖。华纳公司是长期从事肉牛养殖的专业公司,自有资金充裕。双方开展合作,优势互补。
多渠道借力于金融系统,解决多方后顾之忧 通过农业担保公司担保和农业保险公司保险,解决农户养殖融资难题。1.农户需要自有资金。2.农业担保公司为农户担保向银行贷款。3.肉牛集团公司向担保公司进行反担保。4 保险公司为肉牛养殖开展肉牛重大疾病和偷盗死亡保险。银行、农户、保险公司、肉牛集团公司、农业担保公司五方主体形成了相互制约又互惠互利的责、权、利环节。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解除了多方的后顾之忧。1.解决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农户养殖出现问题由担保公司偿还贷款。2.解决担保公司的后顾之忧。农户养殖出现问题,由公司的反担保协议,承担农户违约或还款困难的问题。3.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由公司统一提供场地、饲料、疫病防治、技术指导等。出栏肉牛保证收购,而且价格较好。
解决了荷金来牛源不足的后顾之忧 公司统一管理饲养场区,随时掌握农户牛群动态,牛群处于可控制范围,既可防止牛群被偷或被偷卖,也不会出现农户自宰自卖的情况,解除了公司的反担保损失的可能。
解除了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 通过协议,公司负有安全防范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有效防范投保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几点思考
1.各级政府部门要注重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和管理优势,使当地养殖户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市场的有机对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即“市场+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产业化龙头企业首先建设养殖和加工基地,引进养殖农户进入基地集中饲养,并由公司统一提供防疫、疾病治疗等服务,提供饲料,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销货,统一结算,整体运作程序完全达到封闭式运行,将市场、管理、资金流程等置于可控之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
2.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合约为准则,使得参与主体能够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结合和统一,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获其利;政府有效协调各方按协议执行。
3.充分认识目前肉牛业发展需要的融资问题,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尽快建立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肉牛业发展的积极性。首先,对肉牛规模养殖等实施保险政策,由地方财政统一承担畜牧业保险费用。其次,制定实施畜牧业贷款风险和损失的补偿机制,当贷款出现风险时,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畜牧、承办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以及专家参加的评估小组,对被认定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及时予以补偿。再其次,对金融机构新增加肉牛业贷款要给予收贷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规范融资交易机制,保护参与各方的利益;大力鼓励对肉牛养殖的贷款、担保、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肉牛业,构建高效灵活的肉牛产业融资机制;鼓励大中型农牧企业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肉牛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
4.以产业发展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牛业。我国肉牛业正处在从传统肉牛业向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正在被规模化、集中化、科学化、标准化、商品化养殖肉牛所取代,随之而来的对资金需求的不断要求,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都将成为肉牛养殖的重要方法。鼓励城镇零售企业集团公司与农村养殖场进行订单畜产品供应合作,既可以解决养殖户一部分流动资金问题,也为其生产的畜产品提供稳定销路。鼓励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同时加大基层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防疫服务、饲料服务、技术服务,保持肉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