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汤波 沈微
突发的奇想
陈怡霖打小就长在城里的“蜜罐”里。如果不是2005年那次突发的奇想,她怎么也不会成为今日名噪荆州的“畜牧女状元”。
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5月。正在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读书的陈怡霖来到原沙市机场踏青,闲置的机场空地上郁郁葱葱的花草吸引了她的目光。
要是能利用这片闲置土地该多好。
养牛!陈怡霖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她先是吓了一跳,随后就激动不已。在此之前,她可是连牛见都没有见过几回。
离开时,她恋恋不舍地回望了这片草地,将这一突发的奇想,坚定地藏在了心底。她坚信,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2007年,陈怡霖一毕业,就迅即启动了她的养牛计划。
在说服了父母,并从他们那里筹得创业资金后,她注册成立了肉牛养殖场。
然后,陈怡霖揣上记满各种养牛场资料的小本子,只身前往山东选购黄牛。
你吃得了苦、坚持得了吗?每去一家养牛场,陈怡霖总是遭到这样的质疑,并把她打发走。他们不相信她这个80后的女大学毕业生真的会当牛倌。“啍,80后怎么了,我非要做出个样儿让你们瞧瞧!”
倔强的陈怡霖往返山东几次后,终于找到了令她满意的黄牛。她的创业梦想自此张开翅膀。
让牛儿听英文歌
“WhenIwasyoungI’dlistentotheradio,Waitingformyfavoritesongs……”
悠扬的英文歌曲《昨日重现》在牛棚里回荡,肥壮的黄牛伴着歌声,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料,站在一旁的陈怡霖,俊俏的脸上绽放着花朵般的笑容。“我喜欢听英文歌曲,也把这种爱好传给了牛儿!”陈怡霖孩子似地开了句玩笑。
牛儿听英文歌,让人觉得怪怪的。
她得意地解释,音乐能促进牛的消化,并让它们心情放松。这样养出来的牛,肉质会更鲜美。
而在两年前,陈怡霖可没有现在这样的轻松和得意。
当第一批黄牛被陈怡霖从山东“请”进牛棚后,始料未及的挫折就向她袭来。
牛儿来后不久,就出现水土不服。不吃、不喝,还拉稀!
陈怡霖几乎请遍了附近的所有兽医,他们一致判断牛儿在发高烧,要打退烧针。
但针打过之后,情况反而更糟。一周过后,牛死了5头。
这一当头重棒砸下来,几乎把陈怡霖打晕。但坚强的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在痛定思痛中终于找到了牛的死因。
黄牛的正常体温本来就在37.5℃-39.5℃之间,它们从山东来到荆州后,体温大都在39.5℃左右,而兽医以本地水牛的体温作为诊断标准,误以为它们在发烧,以至于用药过猛,使得黄牛丢了性命。
5头牛的性命换来了陈怡霖对养牛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刻苦钻研。如今,她俨然成了这方面的小专家。“我现在养的都是产自东北的西门塔尔牛,它们适应能力强,泼辣、好养。”谈笑间,陈怡霖还是那股得意劲儿。
“只要勇于开始,就会找到成功的路”
陈怡霖得意,自有她得意的资本和底气。
两年时间,她的养牛场出栏了商品肉牛450头,赚了50万元。同时,她还带动了周边23个养殖户,养殖规模达到1300多头,帮助1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就在记者来访前,陈怡霖又出栏了10头大黄牛,将数万元现金装入囊中。
现在,陈怡霖的养牛场经常有等着向她学习养牛经验的人。她不管多忙,都会耐心地给对方讲解。她说:“我不想让他们遭遇我曾经遭遇过的拒绝,能帮助他们我感到很快乐。”
说完,陈怡霖爽朗地笑了。那笑容似乎在诠释:80后也讲大度、也懂付出、也会奉献……
下一步,陈怡霖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并逐步走向良种繁育、黄牛养殖、肉类加工一条龙发展。
女大学毕业生当牛倌,在荆州被传为佳话。今年3月8日,荆州市妇联、畜牧局等单位授予陈怡霖荆州市“十大畜牧女状元”光荣称号。在颁奖典礼上,她寄语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只要勇于开始,就会找到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