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依托科技进步 推进西藏牦牛产业发展

依托科技进步 推进西藏牦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09-03-10 14:40  来源:农博网
摘要: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缺氧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牛种。目前,世界上约有1400万头牦牛,其中1300万头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牦牛是西藏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畜种,无论肉用还是奶用,牦牛都应成为高寒牧区的支柱产业,并以特色品牌优势走向全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缺氧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牛种。目前,世界上约有1400万头牦牛,其中1300万头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牦牛是西藏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畜种,无论肉用还是奶用,牦牛都应成为高寒牧区的支柱产业,并以特色品牌优势走向全国。

        西藏发展牦牛肉产业的优势

        政策优势 几十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始终重视西藏牦牛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西藏农业发展提出了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两大任务。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牦牛高效养殖、提高养殖效益15%~20%的发展目标。因此,发展西藏牦牛肉产业,不仅是实现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也关系到农牧民增收和民族的安定。

        资源优势 西藏具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牦牛群体,总数为493万头。西藏牦牛品种类别多,包括高山、娘亚、帕里、斯布和麦洼牦牛等多个品种在西藏都有分布。

        习惯优势 中国是牦牛的发源国,在距今4000年~1万年前,中国的藏族先民(史称古羌人)就已经驯养牦牛了。时至今日,藏族人民仍以牦牛作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产品质量优势 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着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在西藏地区生产牦牛肉,其产地环境提供了生产有机牦牛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牦牛肉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大大高于普通牛肉的特性,具有生产特色和品牌牦牛肉产品的优势。

        制约西藏牦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牦牛能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缺氧、低温和饲料缺乏等特殊恶劣环境,但发育周期长、生长速度慢、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制约牦牛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随着科技的进步,牦牛的这些问题是能够通过技术途径加以有效解决的。目前,制约西藏牦牛肉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思想观念、人才、技术和市场等。

        惜杀惜售的旧观念有待改变 长期以来,农牧民受旧观念的影响,对已经达到成年体重的牦牛不及时出栏,对非生产及老弱病的牦牛不及时淘汰,任其自生自灭,致使非生产性牦牛的数量增加,导致草场载畜量不堪重负,畜群整体效率低,不仅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怪圈不能打破,而且牲畜成熟晚、发情率低、初生重低、胴体重小、世代间隔拉大,农民饲养效益差。

        牦牛饲养、屠宰和肉品加工技术亟待改进 农牧民长期以来沿袭传统方式饲养牦牛,靠天养畜;母牛挤奶过度,致使犊牛生长缓慢,严重影响其终生的生长发育;牧民饲草饲料储备意识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疫病防治不规范,幼畜成活率低,成畜死亡率高,这些因素最终造成牦牛8年~12年才达到300千克出栏体重,牦牛严重老龄化,生产的牛肉无法满足高档消费市场对牦牛肉质量的需求。据了解,在牦牛屠宰加工方面,目前基本没有吊宰和分割排酸牛肉,农牧民采用传统的窒息法或掏心法屠宰工艺,无法做到排净牦牛血,加上没有分割体系,且缺乏排酸工艺,致使牦牛肉色黑暗,肉质粗硬,即使是经过育肥的优质牦牛,也不能实现牦牛肉的优价。

        亟须建立牦牛肉市场机制 西藏牦牛长期在天然无污染的高海拔地区生长繁衍,处于半野生状态,牦牛肉产品不能定位于简单的畜产品,而应视为珍稀动物产品。但是,目前牦牛肉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价格与其他牛肉产品无异,这是牦牛肉经济效益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解决牦牛肉效益不高的问题,必须从培育牦牛肉的市场机制入手,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结果,在牦牛品种、饲养、饲料、繁殖、屠宰、分割、排酸、烹饪、销售等环节,努力突出牦牛肉的优质、安全、健康、特色和功能性等内在特质,在牛肉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批量化方面下功夫,争取尽快做出品牌。

        建议

        加强牦牛品种的选育 牦牛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的一颗明珠。高原特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动物类群,其群体数量小、增重速度慢、牛肉风味独特,是牦牛的珍贵之所在。用牦牛以外的任何品种进行杂交改良都可能造成牦牛群体的特定基因丢失。由于牦牛群体不大,近交退化和季节性营养缺乏是牦牛生长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应当在牦牛本品种选育和利用野生牦牛进行性能复壮方面开展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牦牛的增重潜力。

        加强牦牛营养平衡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西藏牦牛增重速度慢的原因与季节性营养失衡有直接关系。

        第一,在西藏有条件的地区应种植适宜品种的牧草,收割干草以补充冬季长期枯草期牦牛饲料供应。

        第二,加强对牦牛犊代用乳、母牦牛阶段性营养需求、育肥牦牛饲料配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西藏地区有针对性的饲料产品和饲养工艺,在缩短肉牛饲养周期上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扩大示范推广。

        采用先进的屠宰和加工工艺 建议采用现代吊宰工艺屠宰牦牛,实行胴体排酸、分割和速冻等工艺,并着手研制高CLA 、高铁、低胆固醇等功能型牛肉。

        建立牦牛可追溯制度 建议尽快在西藏地区开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牦牛身份识别和饲养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牦牛饲养、屠宰、分割、销售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条件保证 建议政府制定牦牛肉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并给予政策和技术研发的启动资金支持;国家和地方的大学与科研单位联手,在科技援藏的大背景下,对牦牛开展性能复壮、饲养、屠宰、分割以及功能性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合作研究,以提供西藏牦牛肉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全国有实力的企业应当积极加入开发特色和功能性牦牛肉产品的行列,在产品研发、市场定位、品牌塑造、市场宣传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字号:  | 打印本文 | 责任编辑:admin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