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半,起床给牛和料;9点半为牛添两次草;11点半清理牛舍的粪便……就这样顾杰年开始了他一天的“牛倌”生活。
顾杰年是甘肃来第一师四团的大学生,毕业于畜牧动物医学专业。2008年7月,大学毕业的顾杰年选择做一名大学生“牛倌”,到四团养牛。
四团地处天山脚下戈壁滩,土地贫瘠,职工主要依靠种地和畜牧业为生,随着近几年舍饲禁牧政策的推行,传统的散养放牧没有了“容身之地”,职工收入大幅降 低。为寻找富民强团之路,顾杰年暗暗立下了“做给职工看,带领职工干”的目标,顾杰年认为团场搞奶牛养殖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2008年7月,在爸妈的祝福声中,顾杰年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火车即将启动的一刹那,自以为坚强的顾杰年还是留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最终,车窗外鬓角花白的老父亲目光中流露的坚毅鼓起了顾杰年前行的勇气。
颠簸数天之后,顾杰年初次踏入了四团,第一感觉就是团部比较简陋,楼房较少,路却很宽。接待顾杰年们的政工办主任胡利军年轻、帅气、精神,言谈举止中传递着关心、友善和亲情,真有一种它乡遇故知的感觉。
由于顾杰年在学校学的是动物医学,来团后即刻被分配在二牛场工作。
刚踏上“牛倌”的岗位时,顾杰年也是一脸茫然,他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连队,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希望能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
初到岗位,顾杰年什么都不懂,还记得第一次给牛肌肉注射,面对这一庞然大物,顾杰年拿着针管,却怎么也不能将手中小小的针头插进肌注部位。初出茅庐的顾 杰年为此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顾杰年听从老兽医的话,用一只废针头在圆圆的马铃薯上练起了“把式”,当数个马铃薯变的体无完肤、面目全非之后,顾杰年终于 将扬起的针头快速、准确的扎进了牛的肌注部位,这一小小的成功让顾杰年惊喜万分,也正是从这时起,顾杰年知道自己的创业路开始了。
初次 离开家门,慈祥的母亲对顾杰年的生活总是有许多担忧之处,但顾杰年告诉她们:这里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却有很多和善的人,包括团领导在内的干部们对顾杰年们 这些莘莘学子分外照顾。事实也毕竟如此:刚到四团的当天,团里领导就给顾杰年安排了住处,发放了各种生活必需品,每逢佳节,顾杰年还能和同龄的大学生们欢 聚一堂,互相交流心声,彼此畅谈理想。也正是这种温暖促使顾杰年安心扎根在这片土地,下决心用自己的才干为团场畜牧业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顾家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竟然要当‘牛倌’,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家人告诉笔者,当初对于顾杰年的决定,不光是村民不理解,家人也不支持他的选择,但顾杰年还是坚持走了下去。
“做一个好兽医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更要有一颗对动物充满情感的爱心”在大学读书时,听导师说这样的话,年轻的顾杰年不以为然,认为太做作。可现在,每 当顾杰年将初生后由于腹泻而奄奄一息的病犊牛经过3到5天静脉输液、从死亡边缘拉回来时,心中充满成就感,再想起导师的话语时,感觉这句话还真是经典。因 为在饲喂奶牛的过程中,顾杰年深刻地感受到,牛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你对它好,每当看到你时它就会向你走来,更甚者摇头摆尾以示亲切。
好在经过几个月的短期运作,牛场开始盈利了,这让四团百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珍爱人才、更重视为人才提供发展创业的平台,这是顾杰年来团最深的感受。在牛场工作四年,顾杰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逐渐转变,各项工作得心应 手,2012年初,团党委让顾杰年主持一牛场工作,刚宣布的时候顾杰年的心忐忑不安,感觉压力很大,担子很重。但在领导的开导帮扶下,顾杰年抛下包袱,积 极工作,大胆管理,顾杰年坚信,只要有一颗奉献牛场的热心和对员工的爱心存在,加之全场干群精诚团结,团党委年初下达的任务目标就一定能再顾杰年的不懈努 力中圆满完成。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不经意间顾杰年已在四团快乐的度过了四年时光。四年间,顾杰年长大了、成熟了,也在此找到了自己心 爱的女人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现在的顾杰年感觉自己已经喜欢上了牛场的工作,喜欢上了这里淳朴的人们,喜欢上了四团这片热土。顾杰年知道自己不会再漂泊 了,这里,就是实现理想、开启人生篇章的地方。
现在,牛场规模扩大了,职工们期待着顾杰年这只“牛倌”能帮他们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