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葫芦岛:立兴村的“养牛经”

葫芦岛:立兴村的“养牛经”

发布时间:2014-05-08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听说药王乡立兴村兴起养牛热,村两委班子也正因势利导,引导村民同念“养牛经”,共走致富路,记者于4月24日专程去采访。 在立兴村村部,去年刚上任的村主任张忠武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养牛经”:“去年我先是花两万一(千元)买了3头(牛),后来又花七千(元)买

  听说药王乡立兴村兴起养牛热,村两委班子也正因势利导,引导村民同念“养牛经”,共走致富路,记者于4月24日专程去采访。

  在立兴村村部,去年刚上任的村主任张忠武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养牛经”:“去年我先是花两万一(千元)买了3头(牛),后来又花七千(元)买了1头牛,现在,我落了一个牛犊儿,过几个月就值七八千(元),七千(元)买的那个现在有人给我一万我还没卖呢,这都是我养牛不到一年挣的(钱)。另外,还有一头再过一个月也会下一个犊儿,那也是挣的(钱)。养牛真的是个好项目,一年一见利,好管理,不容易生病,销路也不愁,都上门来买。再有,也不耽误打工、种地,一个妇女在家也能照顾。”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国接着说:“咱村养牛有历史,赵屯的赵继廷,老爷子70多岁了,从生产队解体就一直养(牛),那是挣着了。前些年也陆续有养的,都挣着了。特别是去年咱村主任又开始养牛,大家伙儿眼瞅着主任带头养牛,也挣着了,都确信这是个好项目。现在,咱村5个自然屯,4个屯有养牛的,大概有十多户,有百八十头。咱想趁着这个劲儿,以点带面,成立合作社,集中管理,分散饲养,在全村发展这个项目,让大家伙儿都富起来。”

  有钱沟是立兴村的5个自然屯之一,也是养牛比较多的一个屯,大概有七八户。在村主任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有钱沟。村民董凤存是屯里养牛比较早的,也是典型的靠养牛致富的。他家从2009年开始养牛,从1500元买了一头牛起步,目前已经算是村里大规模的了。他妻子赵玉红感慨地说:“这几年还不全靠养牛,要不咱拿啥供孩子上大学。这昨天刚卖6头,还有7头。养牛还干净,不像养猪,屎尿横流,味儿大。牛粪下地也好。”村民宋德海正在院子里粉碎玉米秆子。说起养牛,他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养牛行。像我身体有病,也干不了啥重活儿,养一头牛,一年一个犊儿,顶10亩地的收入,一年弄点儿生活费。好养活,不挑食,就这苞米秆子打碎了就行,愿意加料,再喂点苞米面、麸子糠啥的。养牛就一个缺点,刚开始投入大。”他又喜滋滋地指着小牛犊儿说:“看我这小牛犊儿长得多好,再过俩月该卖了。”随即又满是遗憾地说:“没钱(花销),要有钱,就不卖,咱也扩大规模,最好是养10头。”

  在村口,我们遇到了村民宋雨江。他前些年也曾养牛,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全卖了。他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他家。院子东侧是一排整齐的牛圈,几个石头的大食槽子一字排开,却没有一头牛。他又是自豪又是遗憾地说:“你们看我这大牛圈,这石头槽子,前几天有人要买(石头槽子)我都没卖。将来攒点儿钱,我还得养牛呢。如果能贷款就好了。”

  张忠武告诉记者,村里像宋雨江这样想养牛又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不在少数。大家伙都认准了这个项目,哪个屯都有十户二十户的要养牛。乡里村里也都在想办法,初步想法就是要成立合作社,大家伙抱成团儿,共同克服困难,把立兴村养牛这一产业发展起来,实现共同富裕。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