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记者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河南版的《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提交省政府,年内或将迎来政策“干货”。
根据《实施意见》,河南拟以建设养殖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每年1亿元的“省级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将采取直接补贴、先建后补、以 奖代补、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级种公牛站、母牛良种繁育场、母羊良种繁育场、冻精配送设施、基础母牛繁育场(合作社、户)、秸秆青贮等建设。
据了解,养牛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不论是肉牛饲养量,还是牛肉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肉牛第一大省”。
2013年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肉牛存栏807.6万头,出栏534万头,牛肉产量80.4万吨,牛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全省肉牛规模屠宰加工企业36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68万头。
据3月12日相关部门监测统计,河南全省牛肉平均价格为29.34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10.51%,也让不少民众直叹:牛肉吃不起了。
但盛况之下也有隐忧。根据河南省畜牧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省2013年年出栏1~9头散养户较2012年减少6000多户,年出栏10~100头养殖户较2012年减少1568户。
“不赚钱不说,每头牛还要亏个千把块,干不下去了。”修武县一刘姓养殖户告诉记者,一路攀高的架子牛及养殖成本,使得目前的肉牛出栏售价必须在13元/ 斤以上才有利润,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省内的肉牛市场收购价始终徘徊在12元至12.5元/斤之间,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元/斤。
据悉,河南肉牛产业所遭遇的养殖户逃离窘迫并非国内特例,在其他省份同样存在。为提振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抑制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扬,地方版的肉牛发展扶持政 策纷纷出炉。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其计划每年约投入3000万元,用于母牛饲养补贴和良种冻精补贴,饲养1头母牛补贴50元;再如,吉林省每交给龙头企业 1头育肥牛或每交给龙头企业育肥场1头犊牛补贴400元等。
此前,河南对肉牛产业的专项扶持项目只有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和国家“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
肉牛产业开启“集聚模式”
“若每年1亿元的省级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照进现实,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户的成本压力,有助于乘势我国的肉牛产业盛宴,提速河南肉牛业再跨越。”一河南省畜牧局人士表示。
在已经公布的《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占据着肉业头把交椅的河南被寄予厚望,被列入了全国3个牛肉生产优势区域规划布局中。
该规划预测,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目前只是世界平均水平51%的人均牛肉消费量将会在2015年达到5.19公斤,比 2010年增加0.32公斤,按照2015年全国13.9亿人口测算,牛肉消费需求总量由2010年的653万吨增为721万吨,增加68万吨。
据介绍,伴随着河南每年1亿元的“省级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实施和深入,河南将在肉牛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10个肉牛产业集群。
事实上,省内已有不少地区肉牛发展已经呈现集群态势。以后来居上“夏南牛”为例,其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的第一个肉牛新品种,并在2012年 迎来北京中恒兴业集团公司的21亿元投资,其在泌阳县杨家集乡张铺村落地的育肥场已投入使用,存栏肉牛12800头,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育肥场。
同时,一个年屠宰15万头的肉牛屠宰场和牛肉深加工项目已在建设之中。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下子点燃了泌阳县的夏南牛热情,据称到2015年,该县将建成以夏南牛为主的中国肉牛养殖第一大县,中国肉牛产品加工第一大县,叫 响“中国第一肉牛品牌”,夏南牛存栏量由目前的35万头发展到60万头,到2020年发展到60万头,牛肉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就目前而言,河南肉牛产业的“全链条全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态势在河南省日渐显现,已经初步形成了南阳科尔沁、开封皓月、焦作伊赛等5个肉牛产业化集群,正抢食我国的肉牛产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