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牛蹄角质不断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种公牛在长期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易发生蹄变行、蹄裂和肢蹄跛行病发生,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防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甚至过早淘汰。
1 蹄病
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饲养种公牛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种公牛蹄病有蹄变形和蹄病变等。蹄变形是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不同于正常牛蹄。蹄病是指蹄已发生了病理性炎变化,临床表现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等。其中蹄变形最多,占蹄病的75%左右,由蹄变形致使蹄负重不均,导致肢蹄病变的发生;蹄病发生后,炎症蔓延至蹄冠、膝关节时,由于关节肿胀、增生、又可导致肢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直接影响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对蹄病防治,我们主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
2 预防措施
2.1 定期修蹄 每年春、秋两季对种公牛预防性修蹄两次,对蹄变形、蹄病变,马上进行修整和治疗。
修蹄事先用水浸泡牛蹄或在雨后进行,此时,牛蹄较软,修整比较容易;每次修蹄前必须将种公牛保定好,以保证人畜安全;修蹄时根据体形,决定修去角质的程度,防止过削引起出血,一次不能完全矫正的,间隔1到2个月进行重修;修蹄时,尽量少削内侧、蹄趾,使内侧趾与外侧趾一样高,使蹄底向轴侧倾斜,以使趾间不易存留粪草,污物,在蹄负重时,能尽量增大蹄底受力面积。因蹄变形或蹄病修整处理后的患牛应放在洁净、卫生、干燥的圈舍饲喂,以防病原菌感染。
2.2 建设合理场地,并定期消毒 种公牛长期生活在水泥地面,可造成软化的蹄部角质过度磨损,肢蹄关节皮肤损伤。引起局部严重的病变或因病原菌继发感染引起关节炎等,严重影响种公牛生产性能。为此,我们把圈舍地面改造成三合土运动场,圈舍内水泥地面铺一块橡胶垫,保证种牛的环境平坦、干燥、无杂物,有效地减少了种公牛蹄病的发生。定期对圈舍、运动场、采精场地等进行消毒,对粪便集中堆肥处理,经常保持种牛的蹄部卫生。
3 治疗
3.1 对跛行、可疑患蹄要及时检查、修整 检查蹄底是否有瘀血、溃烂、坏死之处,如有则用修蹄刀将异常组织清除掉。检查蹄底是否平整,倾斜度是否合适,内侧是否上翻,蹄壁是否有裂缝等等,如有则用修蹄刀或修蹄铲进行纠正。
3.2 穴位封闭 当患蹄疼痛剧烈,患肢不能着地时,可用2%普鲁卡因5ml、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00万IU、地塞米松5mg混合后注入患蹄寸子穴。隔日注射1次,连用3次并结合修蹄等其他疗法,轻症一般用药1次即可治愈,较重病例一般用药3次可治愈,具有省时、省钱、疗效明显的优点。
对关节软肿、疼痛严重时可取50%葡萄糖50ml,维生素B12 0.5mg,地塞米松5mg一次注入关节腔内,隔日1次,连用2次有特效。
3.3 修整患蹄 对蹄尖过长的患蹄,可用修蹄工具将过长的蹄尖逐步削去。要防止因过度修削损伤真皮组织造成出血,对蹄底大范围的龟裂、腐烂,难以找到病灶的,应先削去蹄底适当厚度,即可使病灶充分暴露。用4%硫酸铜溶液浸泡患蹄后,涂10%鱼石脂软膏,1次/d,连用3~5d可愈。
4 讨论
牛蹄病是种公牛常见多发病之一,是最影响种公牛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和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公牛蹄病发病率高低是反映整个牛群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种公牛舍基础设施的配置,种公牛全价平衡日粮的供应,日常管理、采精操作到卫生防疫保健等一系列技术环节,无不对种公牛蹄病的发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种公牛蹄病的发生率,提高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治疗。
种公牛蹄病防治
发布时间:2009-06-21 来源:
摘要:种公牛蹄角质不断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种公牛在长期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易发生蹄变行、蹄裂和肢蹄跛行病发生,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防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甚至过早淘汰。 1蹄病 青海省家畜改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