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菜篮子的马大嫂埋怨牛肉价格节节上涨,戏称牛肉为“牛魔王”,但在牛市里,大家都有一种被做空的感觉,钱没赚到,还被牛牵着鼻子走。
一年涨了25%,马大嫂埋怨牛肉价格节节高市场供不应求
昨天,杭州市区农贸市场新鲜牛肉平均零售价为37元/斤。一年前的2月20日,杭州市区农贸市场新鲜牛肉平均零售价29.54元/元,同比上涨了25% 多。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5年1月,全国平均批发去骨牛肉价格为每公斤17.37元。而到了2013年7月,每公斤去骨牛肉的价格已达 58.56元,涨了237%。
老百姓吐槽,这牛肉是一年比一年贵。照理说,需求刺激行情,养牛、宰牛、卖肉的应该从中受益,皆大欢喜。但事实并非如此。最上游的肉牛养殖户却没尝到甜头。养牛利润在减少,有的甚至亏损,不断有养殖户退出肉牛养殖。
这是一个纠结的牛市。大家都有一种被做空的感觉,钱没赚到,还被牛牵着鼻子走。
辛苦一年没赚反亏
养殖户纠结:养还是不养
2月18日,台州临海,大雨裹挟着大风倾盆而下。上盘镇城山村一处偏僻的山脚下,一片泥泞的小路,临海城山禽畜养殖场——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厂之一,40岁的何贤军面对着空荡荡的6个牛舍,有点落寞,眼下的肉牛养殖行情让他备感心寒。
记者转了半天,没看到牛的影子。“春节前趁着行情好,全部都卖光了。”何贤军是这个养殖场的场长,在当地有肉牛养殖大王之称。
今年,养还是不养?养了9年的肉牛,何贤军第一次纠结于这个问题。让他心灰意冷的原因,是近年来不断减少的利润。
“养,就得做好亏损的心里准备。不养,几百万元投资就打水漂了。”他说。
何贤军从2005年就开始养牛,当时的养殖规模是50~60头。虽然那时牛肉批发价只有15~16元/斤,但养一头牛赚一两千块钱很轻松。
后来牛肉价格一路涨,2007年至2010年,每年养殖场的利润有近30万元。2010年,何贤军和合伙人何方宇用积蓄加上部分银行贷款,一共凑300多万元投入到眼前这个生态养殖场。
2011年、2012年,牛肉行情继续火爆。“2012年肉牛批发价一个季度往上跳一跳,毛牛批发价格也跟着翻倍。”当年何贤军养的120头肉牛净赚了20多万。
2013,牛市火爆行情延续,但养殖户却赚不到钱了。
多养了100头牛,行情又那么火爆,结果反倒亏钱,这是什么逻辑?“养牛的成本越来越高,饲料、人工也在上涨,把利润都吞掉了。”何贤军没料到,他这个“牛司令“再也牛不起来了。
南方一带基本不养母牛,何贤军等养殖户都是从山东和东北进小牛。去年城山养殖场一共养了300多头,3月份到东北去买四五个月大的小牛,每头的价格在8500~9000元(这个价格比前两年翻了一番)。养殖场再养12~16个月后出栏,赚个差价。
养牛,最重头的就是饲料钱。牛是大胃王,一天吃的食物包括水平均需要200斤。要想肉质鲜美,配餐也要丰富,这里吃的有啤酒糟、豆粕、麦皮、玉米粉,还 有西兰花叶。算下来每头牛每天吃掉饲料25元,16个月算下来饲料钱就要12000元,加上东北过来的运费(一车40多头牛运费在2万元左右,折合每头 500元)、员工工资(人均月薪3000元),一头牛要卖到23000元左右,才能保本。但现在按毛牛价格15元/斤、每头牛1500斤来算,卖不到 22500元,养殖场卖一头亏一头。
“还没算上贷款的利息成本。“何贤军算了一下,去年亏了五六万元。
规模养殖户转型
开牛肉馆补贴养牛场
前两年的好行情也让很多人盲目冲进来。去年何贤军把部分牛舍租给台州玉环的一个老板,对方养了200头牛,结果以亏损30多万元离场。
最近,台州肉牛养殖户关门的消息不时传来。他们中有二三十头的小养殖场,也有两三百头的大规模养殖场,散户弃养的更多。
“心里真的很矛盾,散户想退就退,我们毕竟铺了这个大个摊子。”何贤军经常用手掩面,试图平复一下情绪。当初倾注心血和积蓄的规模养殖场,如今看来却成了牵绊。
养殖户到底卡在了哪里?
“我们不缺技术,也不愁卖不出去,现在最缺的是钱。”何方宇说,养牛这行烧钱。刨去固定牛舍投资外,养殖场每年得进小牛,最近小牛每头涨到了1万元,一次进200头,下子子就得200万元,这些都是要当面结清的。再者,还要备足半年的饲料,至少也要五六十万元。
“接下来,肉牛还得养吧。“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何贤军做出了决定,继续养牛。他计划着过了清明,等市场走势稳定下来,再去东北找小牛。“资金还是最大的问题,希望贷款能容易点,利息能优惠点。”
不过,他不打算把全部心思放在养牛上,也在尝试转型。
何贤军去年10月在临海市区盘下朋友的一个酒店,投资了20万元,开了家牛肉馆,经营牛肉小吃和牛肉面,人气还挺旺。今年,他打算在临海杜桥镇再开一家店,把这块生意做大。下一步,何贤军打算办一家肉牛屠宰场。
“只有把整个链条打通了,才能抵御市场风险。”说到这里,何贤军一直紧锁的眉头稍微打开了点。
每头净收入50~100元
“牛经纪人”很牛气
下游的屠宰商、肉牛批发商,他们在各地上演寻牛记。
2月19日凌晨,忙完了滨江肉类批发市场的生意,”80后“肉牛商王波坐了5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山东临沂,直奔当地一个村民家的牛舍。
偌大的牛舍零星留着几头牛,都是春节前还没长够份量剩下来的。
“基本没啥可挑了,有牛就很不错了。”王波在牛舍里逛了一圈,马上下单,“看得多了,第一眼就能看出这牛好不好。”王波的经验是肉牛屁股要大又圆,肚子要小,赘肉少,产肉率才会高。
20头鲁西黄牛,对方报价14元/斤。王波没有还价,活牛一一过秤后,现场刷卡交易。
虽说这家养殖户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但是王波还要给同去的中间人一笔费用,每头牛50元。
这个中间人是临沂人,有牛的村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外地来的经销商要找牛,得靠他们。中间人在圈内有个名字叫“牛经纪人”,说白了,他们是专门倒腾牛的牛贩子。
“山东的行情算是便宜的,东北的牛经纪人每头至少要收100元。”王波说,遇到旺季,他们开口多少一般就给多少,“他们牛得很。”
“东北几个活牛交易市场,一听我们外地口音的,基本都不卖的。”王波说,这时就需要牛经纪人出面了,以他的名义买牛,成交后,按每头100元的价格现场付给牛经纪人介绍费。
虽说牛经纪人不养牛,可这些年在牛身上赚的钱可真不少。王波所在的肉牛批发行平均每天宰杀六七头牛,一年下来至少买进2500多头牛。光这部分付给几个牛经纪人的开销,就要至少十七八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