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0-05-20  来源: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
摘要:马铃薯种植遍及全国各省,按生态类型分主要有四大区域,包括北方―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二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各区所需品
马铃薯种植遍及全国各省,按生态类型分主要有四大区域,包括北方―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二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各区所需品种,栽培措施都有所不同,但根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欲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中仍有共同之处。

一、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据黑龙江、山西、甘肃研究报道,耕深15--18厘米时,松土层可达30厘米,较浅耕的增产10%。耕深达到36厘米的,比耕深18厘米的可增产63.1%。可见整好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前提。

二、施肥技术

三、播种技术

四、田间管理技术

五、防治病虫草害

马铃薯生育期间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染,其中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生理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马铃薯瓢虫、蛴螬、蝼姑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等,如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块茎品质。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危害程度各地均有不同,了解和掌握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经验很重要。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旱易发生虫灾,涝易发生病害。根据当地天气长期预报及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早防治,预防为主,可大大减少投入。

田间杂草防除: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杂草防除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和药剂防治三种方式。

机械除草主要利用翻、耙、耢等整地方式,消灭耕层杂草。

人工除草应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苗前铲地可以将表层已萌发的杂草嫩芽根系切断,使嫩芽暴露于地面晒死,除草效果好,另外可提高地温有利于出苗。苗出齐后,即团棵期,结合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铲第二遍地,将杂草连根铲出晒一两天后进行培土。发棵期株型已定型,此期为促使植株形成粗壮叶茂的丰产型植株,应铲第三遍地,清除田间杂草,进行第二遍培土。

药剂防除杂草应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因马铃薯叶片对除草剂敏感,所以用药要慎重。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1.2升兑水380公斤喷于垄表,然后覆盖地膜,除草效果可达90%。另外,可用赛克津每公顷使用药1.5公斤加水40公斤喷洒,可杀死多种杂草。

农田杂草的防除,应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即播前以机械方式消灭一部分杂草、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剂防除一部分杂草,团棵及发棵期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人工除草,这样利用综合措施可基本消除田间杂草,增产效果一般在10%以上。

六、收获技术

收获技术是田间管理的最后环节,关系到提高商品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马铃薯成熟时,地上秧棵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茎破皮后,极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一周至十天,应先将秧棵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另外,收获时,人工捡拾堆放小堆,田间晾晒。人工捡拾时,随时进行分级,把破损薯、病薯单放。晾晒1―2天后,运回贮藏地点,贮藏地要干燥、通风、遮荫。有的地方收获后用土埋假贮,防止块茎见光变绿。总之,收获时要尽量减少破皮和破损块茎数量,晾晒一下是为了使块茎蒸发一部分水分,减少贮藏时的损失。

七、马铃薯贮藏技术

马铃薯贮藏的目的主要是保证食用、加工和种用品质。食用商品薯的贮藏,应尽量减少水分损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避免见光使薯皮变绿,食味变劣,使块茎始终保持新鲜状态。加工用薯的贮藏,应防止淀粉转化为糖。种用马铃薯可见散射光,保持良好的出芽繁殖能力是贮藏的主要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避免块茎腐烂、发芽和病害蔓延,保持其商品和种用品质,降低贮藏期间的自然损耗。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