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学名〕Botrytis cinerea Person
〔寄主作物〕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很多蔬菜作物。
〔病害诊断〕可侵染叶片、茎秆,有时为害块茎。生长后期,叶上症状明显。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时水渍状,后变青褐色,形状常不规整,有时斑上出现隐约环纹。受害残花落到叶片上产生的病斑多近圆形。湿度大时,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层。后期斑部碎裂、穿孔。严重时病部沿叶柄扩展,殃及茎秆,产生条状褪绿斑,病部产生大量灰霉。块茎偶有受害,收获前不明显,贮藏期扩展严重。病部组织表面皱缩,皮下萎蔫,变灰黑色,后呈褐色半湿性腐烂,从伤口或芽眼处长出霉层。有时呈干燥性腐烂,凹陷变褐,但深度常不超过1厘米。 致病菌为灰葡萄孢霉。病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长而粗壮,褐色,较直,上部具分枝,分枝上生出小梗,小梗顶端膨大,聚生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至卵形,单胞,无色。后期病菌可产生深褐色、球形或扁粒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病菌越冬场所广泛。菌核在土壤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表及土内,以及种薯上,均可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在田间,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活动传播,由伤口、残花或枯衰组织侵入,条件适宜,多次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 病菌发育喜16~20℃的低温和95%以上的高湿,湿度影响尤为重要。低温高湿、早春寒、晚秋冷凉时发病重。重茬地、密度过大、冷凉阴雨等病害易于侵染。干燥、阳光充足时病斑扩展受到抑制。增施钾肥可降低块茎侵染比率。收获后块茎在低温高湿下贮存,不利于伤口愈合,会加重侵染和腐烂。
〔防治措施〕 (1)重病地实行粮薯轮作;高垄栽培,合理密植,减低郁蔽度;春季适当晚播,秋薯适当早收,避开冷凉气温;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性;适当灌水,提高地温,增强伤愈力;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菌源。 (2)发现初期病株,立即喷药。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灰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施佳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种薯收获后干燥高温下阴干一段时间,促进伤愈,减少侵害发病。
马铃薯灰霉病
发布时间:2008-12-29 来源:
摘要:〔病原菌学名〕BotrytiscinereaPerson 〔寄主作物〕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很多蔬菜作物。 〔病害诊断〕可侵染叶片、茎秆,有时为害块茎。生长后期,叶上症状明显。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时水渍状,后变青褐色,形状常不规整
马铃薯种植技术相关资料:
企业服务
最新马铃薯种植技术
热门马铃薯种植技术
- ·马铃薯食品加工―― 盐水马铃薯罐头
- ·黑色马铃薯栽培技术
- ·马铃薯良种的简介
- ·马铃薯高效无公害的栽培新技术
- ·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烂种原因与防治
- ·春马铃薯新品种――费乌瑞它
- ·宽膜高垄脱毒早熟马铃薯两季栽培管理技术(3)
- ·马铃薯食品加工―― 中空马铃薯片
-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
- ·马铃薯“两微一免”栽培新技术
- ·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 ·风味马铃薯脯
- ·马铃薯水灾后栽培技术
- ·重庆市彭水县春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 ·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技术
- ·马铃薯与莲藕套作高产
- ·高寒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 ·马铃薯渣可造蛋白饲料
- ·马铃薯的软糖加工技术
- ·春花生--晚稻--马铃薯模式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