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8-12-29  来源:
摘要:症状 马铃薯黑胫病是侵染维管束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马铃薯的茎和块茎。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病株多数失水下垂,叶色不变,整株萎蔫,黑胫部分多数软化、腐烂。病部颜色呈黄褐色、浅褐色或黑褐色、淡绿色等。茎内维管束及地下茎维管束变色基
   症状

  马铃薯黑胫病是侵染维管束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马铃薯的茎和块茎。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病株多数失水下垂,叶色不变,整株萎蔫,黑胫部分多数软化、腐烂。病部颜色呈黄褐色、浅褐色或黑褐色、淡绿色等。茎内维管束及地下茎维管束变色基本上成环状茎基部与母薯连接处首先变黑,后向地面附近发展,形成黑胫。湿度大时,黑胫可升至地面上3.3~6.6厘米处,有的表面有菌脓。成株期黑胫多呈现黑褐色至墨黑色,地下茎髓部往往变空。病原细菌可沿匍匐茎向新结薯方向发,黑胫症状也随之向新薯发展,使脐部变成黑褐色。重病薯块,表皮变暗,无光泽。感病较轻的薯块与健薯无明显区别。

  病原 马铃薯黑胫病菌属欧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10~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良好,25~27℃最适宜,45℃时则失去生活能力。

  发病规律:该病主要是病薯带菌,通过切刀切薯传给种薯,造成母薯腐烂,并从母薯通过维管束和髓部进入植株地上茎。后期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入新生的块茎。贮藏期间,病健薯接触,病菌可通过伤口或皮孔传染,传染快。土壤中遗留的病薯和病残体也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田间病株可以通过昆虫和流水传播,从伤口再侵染健株。

  黑胫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雨水多、低洼地发病重。贮藏期和窖内通气不良,温度高、湿度大,病菌通过伤口、皮孔传染快,容易造成烂窖。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从各地一部分较抗病或耐病的品种中选育抗病品种。

  2.建立无病留种田 采用单株选优,芽栽或整薯播种。

  3.催芽晒种,淘汰病薯 可采用土沟薄膜催芽晒种,具体做法是:在播前25天左右,挖深0.5米,宽1.0~1.3米,长度根据种薯数量而定的土沟。沟底铺草厚10.0~13.3厘米,上堆种薯3~4层,盖上塑料薄膜,保持在17~25℃下催芽7天左右,当幼芽催出火柴头大小时,白天揭膜晒种,夜间盖草帘防冻,可切脐部检查,将病薯彻底淘汰。

  4.草木灰拌种 可促进伤口木栓化,拌后立即播种。

  5.挖除病株 清除田间病残体,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6.适期早播 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减少黑胫病的浸染和流行。

  7.田间药剂防治 叶面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显著减轻黑胫病。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