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豆芫菁在石嘴山市隆湖区地膜马铃薯上发现为害,面积约30亩,个别田块叶片受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芫菁有三种,即豆白条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黄黑花芫菁(Mylabris ciohorii Linne)及黄黑花大芫菁(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国内广泛分布。主要为害豆类、花生、辣椒,也能为害番茄、马铃薯、茄子、甜菜、蕹菜、苋菜等作物。以成虫为害,主要取食叶片和花瓣,将豆叶吃成缺刻,仅剩叶脉,亦取食豆荚成缺刻,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 形态特征
豆芫菁均属鞘翅目,芫菁科。豆白条芫菁成虫体长15-18毫米,黑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和两个鞘翅上各有一条纵行的黄白色条纹。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幼虫1龄为深褐色的三爪蚴,行动活泼;2-4龄和6龄为蛴螬型;5龄为无足的伪蛹。裸蛹长约15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各生有较长的刺9根。黄黑花芫菁成虫体长约15毫米,前胸背板有显著的纵缝,鞘翅除3条呈波状的横带为黑色外,其余均为黄色,故鞘翅上呈黄黑花相间。黄黑花大芫菁,成虫的形状与黄黑花芫菁相似,鞘翅上亦呈黄黑花相间,但体型较大,长20-28毫米,前胸背板纵缝不明显。
二、生活习性
豆芫菁在东北、华北一年发生一代,在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2代。以第5龄幼虫(假蛹)在土中越冬。在一代区的越冬幼虫6月中旬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为害,8月份为严重为害时期。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为害早播大豆,以后转害蔬菜。第一代成虫为害大豆最重,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并转至蔬菜上为害。成虫白天活动,在豆株枝叶上群集为害,活泼善爬。成虫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且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芫菁素的黄色液体,如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发泡。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约70~150粒卵。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冬季深翻土地,能使越冬的伪蛹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翌年虫源基数。
(2)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群集为害的习性,用网捕杀,但应注意勿接触皮肤。
(3)拒避成虫 在成虫发生始期,人工捕捉到一些成虫后,用铁线穿成几串,挂于田间豆类作物周边,可拒避成虫飞来为害。
(4)药剂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
豆芫菁为害马铃薯的防治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目前豆芫菁在石嘴山市隆湖区地膜马铃薯上发现为害,面积约30亩,个别田块叶片受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芫菁有三种,即豆白条芫菁(EpicautagorhamiMarseul)、黄黑花芫菁(MylabrisciohoriiLinne)及黄黑花大芫菁(MylabrisphalerataPallas)国内广泛分布。主
马铃薯种植技术相关资料:
企业服务
最新马铃薯种植技术
热门马铃薯种植技术
- ·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 ·宽膜高垄脱毒早熟马铃薯两季栽培管理技术(3)
- ·马铃薯食品加工―― 盐水马铃薯罐头
- ·马铃薯高效无公害的栽培新技术
- ·马铃薯食品加工―― 中空马铃薯片
- ·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技术
- ·春花生--晚稻--马铃薯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 ·高寒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 ·春马铃薯新品种――费乌瑞它
- ·重庆市彭水县春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 ·马铃薯“两微一免”栽培新技术
-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
- ·黑色马铃薯栽培技术
- ·风味马铃薯脯
- ·马铃薯与莲藕套作高产
- ·马铃薯的软糖加工技术
- ·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烂种原因与防治
- ·马铃薯良种的简介
- ·马铃薯水灾后栽培技术
- ·马铃薯渣可造蛋白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