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榆树茬子栽培榆耳技术

发布时间:2008-06-30  来源:中国三农网
摘要:榆耳,俗称榆蘑,主要产于东北东部山区,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VE、VB1、VB2、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各种氨基酸。榆耳子实体具有特殊风味,为珍稀美味食用菌,也是一种药用菌。药

    榆耳,俗称榆蘑,主要产于东北东部山区,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VE、VB1、VB2、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各种氨基酸。榆耳子实体具有特殊风味,为珍稀美味食用菌,也是一种药用菌。药理及实验表明,榆耳有较强的抗炎、抗溃疡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肠炎、痢疾、胃溃疡等疾病,对消化系统的癌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榆耳发酵液,对沙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经常食用榆耳,可以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近年来,人们对榆耳的食、药用价值认识加深,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野生资源濒于枯竭,加上人们破坏性地采集,所以在市场上欲购难求,价格倍增。

    袋料栽培榆耳虽然成功,但因其色泽、口感、质地都远不及野生榆耳,所以市场上不受欢迎,特别是不受外商(主要日本)及台商青睐。

    近几年,我们利用家榆和春榆的树茬子人工栽培榆耳,效益颇丰。每立方米榆树茬子可产榆耳干品15kg,用树茬子栽培所产榆耳,色泽、质地、口感与野生榆耳完全一样,所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在最低价格是300元/kg。

    1 生物学特性

    榆耳子实体分单片生或覆瓦状叠生2种,背向上生,无柄或有短柄,胶质,新鲜时柔软,干后坚硬。菌盖成熟时直径2~15cm、厚3~6mm,表面灰白色或桔黄色,背面有松软的绒毛,且有小疣,菌面粉红色至淡褐色、半透明、近胶质。孢子无色、卵形。

    榆耳子实体主要生在家榆和春榆的枯树干上,特别是砍伐后的树桩,下部发生密枝,形成良好的阴蔽条件,榆耳就生长在枯死和尚未枯死的结合部位上,于8、9月份大量发生。

    2 生活条件

    2.1 营养

    榆耳能分解利用葡萄糖、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等碳源,还能分解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不利用木质素;也能分解利用豆粉、麦麸、米糠、蛋白胨等氮源,而不能利用无机氮源,所以,培养基可以添加有机氮源,而不应使用化肥。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无机盐为辅佐营养。

    2.2温度

    榆耳属低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5~30℃,适温为20~27℃,以25℃为最佳。30℃以上菌丝生长虽然很快,但菌丝不健壮、细而弱;35℃以上则易死亡。

    子实体原基形成以10~22℃为宜,原基分化以17~22℃为最佳温度范围。实践证明,在30℃以上温度发菌,即使以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形成原基;而25℃环境发菌,对形成原基最为有利。

    2.3水分

    榆耳菌丝在基质含水量40%~75%下均能生长,以60%~65%为佳。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85%,低于80%原基不易分化,低于70%时原基不分化。在榆耳形成以后,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耳片发育良好,且可预防杂菌感染。

    2.4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子实体发生需要散射光的刺激,且能影响子实体色泽。

    2.5空气

    榆耳为好气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均需新鲜空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不足,将抑制生长或呈现脑状畸形。

    2.6酸碱度

    pH为4~8菌丝均可生长,最适pH为5.5~7。

    3 菌事安排

    3.1菌种分离及扩制

    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切取耳片组织1小块放到 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萌发生长后挑取先端菌丝纯化培养,获得母种。菌丝体初为白色,后期转为微黄色,菌丝绒线形,绒毛状,有锁状联合。将母种接入木屑培养基,经培养即为原种,然后再扩制栽培种。一般约30天满瓶。

    3.2制种和栽培时间

    东北地区自3月中旬至5月上旬实行播种,向前推40天扩制栽培种。

    3.3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及组成。

    杂木屑78%、麸皮15%、大豆粉5%、糖1%、石膏1%。料水比:1∶1.3~1.6。

    4 树茬子栽培

    4.1树种选择和处理

    适宜榆耳生长的树种以家榆和春榆为佳。在落叶后至萌芽前将树茬子砍伐,其枝丫树径在5cm以上的都可应用。剃枝后锯成1m的木段,“井”字形摆放在通风向阳处,底部以石块垫高20cm,顶部盖草帘,使其失水、组织死亡。

    4.2播种发菌

    在树茬子上钻孔,穴距10cm、行距5cm,孔径1.2cm、孔深1.5~2.0cm,梅花形错开,接入菌种至树皮,然后用黄泥和木屑7∶3配比混合均匀,再以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调湿,将接种孔涂抹封闭。

    在环境清洁、背风向阳处挖坑,深1.3m、宽1.6m,长度视生产量酌定,坑底垫石块,高约10cm,将木段“井”字形堆放,以草袋片覆盖,再加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当自然温度达到18℃时,把木段搬出,地面阴棚下井字形堆放,地面用砖石垫高15cm,堆高不超过1m,上面加盖针叶树枝,以防阳光直射木段。为使发菌均匀一致,每隔10天翻堆1次,上、下换位。每5天喷水土次,使木段保持适当的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85%。当堆温超过25℃时,要喷水降温。

    4.3出耳管理

    一般需60~90天的发菌,木段的断面上就有菌蕾发生。因为第1年90%以上的子实体都是从木段截断面上长出。为增加出耳面,可将1m长的木段截成3段,每段33cm。截段以后。应进行浸水(水一定要清洁),使含水量达到65%以上,浸水后榆耳大量发生。此时务必要加强散射光照和通风透气,并经常喷水,使其达到干-湿-干-湿,并形成昼夜温差,以利榆耳生长发育。

    4.4采收加工

    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收缩、边缘卷曲、耳色由粉红色转为褐色时,便可采收。可用无菌刀将耳片割下,采收后2日内不要喷水,待耳根重新发育后,再喷水以免耳根腐烂。将采后耳片利用阳光晒干或低温烘干,使其含水量在13%以下,置聚乙烯塑料袋内保藏。

    4.5病虫害防治

    榆耳抗逆能力比其他食用菌较弱,生产中极易遭受霉菌污染,而以木霉菌为严重。此外还容易遭受菌蛆、螨虫、跳虫侵害。

    病虫害要以防为主,防大于治。耳场要建在远离(300m以外)村庄、牧场和公路,且空气清新、水质清洁的地方。闲乱杂人禁止入内,工作人员要讲卫生。在摆放木段时,耳场地面要先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毒杀菌。一旦发生病虫害,其防治方法与其他食用菌基本相同。

    5 活树茬子栽培

    5年来,笔者探求在活树茬子上栽培榆耳,也初步获得成功,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此法是利用成片的活树茬子或是人工造林,在适当时期,把榆树在1.5m高处截断,然后榆树重发新枝,形成阴蔽后,在其半枯半生位接入菌种,加强管理,于下一年开始产耳。此技术优点是1次接种,多年产耳,直到树木死亡为止,适于大面积栽培。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