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下旬后,一年一度的造林便开始了。造林本来是为了绿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但如果不注意选用正确的方法,也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因此,造林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造林地选择
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造林地首先要是符合条件的坡耕地、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荒地,其次是灌丛地,第三是疏残林地(郁闭度在0.2以下)以及需改造的低产人工林;注意保护好造林地周围的天然次生林,不得砍伐或变相砍伐有保留价值的天然林来发展人工林;造林设计,面积一块最大的不超过35公顷,尽可能避开野生动物栖息的各种保护区;要对造林地上的珍稀植物加以保护;主要河流两岸500米以内或自然地形中第一山脊以内的山地不得纳入造林地范围。
推广混交林营造方法
林地清理严禁炼山,疏残林改造注意保留原有天然阔叶林;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采用针阔、马尾松与枫香恺木混交等方式,尽可能保留一些原生阔叶林,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改变传统的整地方式
注意采用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如“品”字形布穴,沿等高线栽植和设立植被隔离带;在山顶、坡脚、沟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要保留5~10米的原生植被,做到“山顶戴帽,山腰系裙,山脚穿鞋”;岩石裸露不能造林的地段,必须保留自然植被。
提倡使用有机肥
如农家肥,推广表土还穴、抚育埋青等技术,增加林地有机肥;根据土壤的缺肥情况,合理使用化肥品种和数量,避免肥料流失及污染环境;防治森林病虫害时,尽量采用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保护林内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分片设环境监测点
在造林面积大的地段或地块配置1~2名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人工林活动对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变化、森林防火、病虫害发生发展等影响,及时登记有关数据资料;对造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环境质量等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遭受破坏。
用材林采伐时要控制采伐面积
采用块状采伐方式时,每块采伐的最大面积,坡度大于15度时,不得超过5公顷;坡度小于15度时,不得不超过10公顷;采伐时,要注意保护林下植被,采伐后翌年必须更新。
摘自:2008.01.31.06版《云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