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
苗瘟:3叶期前发生时,一般不形成明显病斑,多变黄褐色枯死,多数在3叶期后发生。在叶片上病斑短纺锤形至棱形,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霉层,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可每亩用40%异稻瘟乳油150—200毫升或40%稻瘟净乳油125—150毫升,对水60—75升喷雾收效较好 |
上农异稻瘟净为内吸性杀菌剂,安全间隔期为20天以上, 对人畜低毒。剂型为40%乳油。 上农异稻瘟净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并对水稻小球菌核病、小粒菌核病、纹枯病、飞虱亦有效,兼具杀虫和抗倒伏作用。 |
水稻稻曲病主要发生在穗部,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稻粒的一种病害。一个稻穗上常有一个至数个稻粒受害,受害稻粒因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形成真径1厘米左右近圆形的“稻曲”,其外面披一层墨绿色粉状物,带有粘性,不易被风吹散。 |
随着水稻密粒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施肥量不断增加,密植程度加大,致使水稻稻曲病发生日趋严重。稻曲病发生严重时,不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污染稻米。稻曲病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
缺磷缩苗一般在缓秧后的分蘖期发生,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形细长直立,叶色暗绿,叶簇顶端整齐,叶枕距显著缩短,部分蘖叶尖发红,老叶呈棕红色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