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兔病流行特征及防御对策

发布时间:2007-05-26  来源:山东畜牧网 齐鲁牧业报
摘要: 疾病流行特征   1 兔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加   随着集约化养兔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相应的饲养条件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兔群的饲养密度加大,消毒卫生不严,通风换气不足,以致兔场及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加之各种应激源增多等不良
 疾病流行特征
  1 兔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加
  随着集约化养兔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相应的饲养条件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兔群的饲养密度加大,消毒卫生不严,通风换气不足,以致兔场及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加之各种应激源增多等不良因素,使得兔群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兔群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
  2 非典型性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在疫病流行过程中,受环境或免疫力的影响,某些病原的毒力常出现增强或减弱等变化,从而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血清型。加上兔群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疫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从典型向非典型、温和型转变。此外,有些病原的毒力增强,即使经过免疫的兔群也常发病,给疾病诊断、免疫和防制造成较大困难。
  3 呼吸道疾病危害严重
  规模化兔场增多、饲养密度加大,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良机。近年来,规模化兔场普遍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且各种日龄的兔群都可发病,发病率为30%~50%,死亡率5%~30%。
  4 消化道疾病频发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兔舍卫生差,消毒不彻底,通风换气不良,环境污染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新的腹泻病不断涌现,给养兔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5 混合感染和疾病综合征逐渐增多
  生产上常见并发病、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显著增多,并导致兔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例如兔呼吸疾病综合征便是由某些病毒、细菌以及环境应激、饲养不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综合征。目前,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该病的发生,有的兔场发病率可达20%~30%,死亡率达20%以上。至于继发感染,目前在兽医临床上也极为常见,尤其存在某些原发性感染的情况下,一旦饲养管理不善,消毒卫生不严以及存在应激时,即易发生继发感染。
  6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加重
  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尤以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和兔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传染性疾病因素最为重要,但应激、真菌毒素等引起的免疫抑制也不容忽视。例如兔瘟和兔巴氏杆菌病除直接危害养兔生产外,更重要的是两者均可侵袭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使机体抗病力减弱,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近年来兔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7 治疗模式改变,病原菌抗药性增加,抗生素疗效降低
  由于疾病进一步复杂化,临床上治疗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单一治疗转为综合治疗,抗病毒或抗细菌药物以及抗血清、球蛋白、中西药物混合使用,尤其是盲目大量滥用抗生素,使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很强的耐药性,使抗生素用药剂量增大,疗效降低。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病菌同时也杀死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因而一旦发生细菌性传染病,很多抗生素都难以奏效。
  防制对策
  1 一般性措施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足够的饲料营养,提高兔群免疫力和抗病力,加强兔舍管理,保持干燥,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维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注意兔舍通风。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搞好兔场环境卫生,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兔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
  选择优质广谱驱虫药,做好定期驱虫,加强体内外寄生虫的有效控制,同时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2 尽早确诊,及时治疗
  加强规模化兔场和基层兽医站诊断实验室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疾病诊断、检测与监控体系,重视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疫情监测和监控,出现疫情应尽早进行诊断。
  3 合理用药
  根据兔病的流行特征、症状、病变及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药物;饲用促生长抗生素和治疗用抗生素应分开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4 防疫管理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疾病类型、流行特征和当地疫情,兔的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并结合疫苗厂商的建议和当地兽医以及专家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使兔群在整个生产期都得到有效免疫保护。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