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1.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清凉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市场前景。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目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由于近年来滥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利用野生资源及仿生原理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石蛙,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3.推广效益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等动物,不与人类争粮食。养殖石蛙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于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按我们的实践经验,若按每户每年分2~3批饲养3000只商品蛙的规模,只需建饲养池3~5个,每个池20~40平方米,投资1500元左右:每只幼蛙进价0.5~1元,19个月可生长到150克,成活率能达95%,按保守的出场价每公斤65元计算,则收入可达2.8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纯收入可达2万元。可以说,开发人工饲养石蛙是山区农民发展低耗、优质、高效养殖业的新举措,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又一条新路子。
二、石蛙的生态要求及养殖技术
1.石蛙主要的生物学特性。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坑鸡,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石蛙体大肥硕,体形与青蛙基本相似;其皮肤粗糙,背部布满黑色刺疣,又与蟾蜍类同。雄性石蛙背部的刺疣窄长,连接成行而呈不规则排列,且间有小圆疣,胸部布满分散的黑色大刺疣,腹面呈淡黄色;雌性石蛙背部均为分散小圆疣,胸部无刺状棘突,腹部光滑而呈白色。
石蛙喜欢栖息在草木丛生、阴凉安静、清水长流的山涧、溪流的自然洞穴或石缝之中,典型的夜间觅食,食物以昆虫及幼体、蚯蚓、蝇蛆、小螺、小虾、小鱼等动物性活饵为主,不摄食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石蛙摄食活动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甚大,在温度降至10℃以下要冬眠,水温超过30℃时会出现夏眠,这期间均不吃食。温度超过 35℃时会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石蛙的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石蛙的人工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50~80克/只),然后将幼蛙养咸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150克/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
2.建仿生态养殖池。石蛙的养殖场地应具备"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足"是指水源一定要充足,且有常年流水;"清"是指水质必须清新,无污染;"凉"则要求凉爽,尤其是夏秋高温季节的水温不超过30℃;"静"是要求环境幽静,以避免干扰。一般应选择水量充裕、引水方便、水质优良、林木葱郁、自然环境幽静的山涧、山村庭院或依山傍水的地方建场。
根据自然条件以及石蛙的不同生长阶段与养殖特点,结合计划养殖规模与生产投资,可选用庭院式、厂房式、栅栏式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并建造仿生态养殖池。
(1)幼蛙池的建造 采用水泥池为好,也可利用土池,面积20~30平方米,长方形,池深约0.8~1.0米。由于幼蛙已能够水陆两栖,因此,幼蛙池的水深要浅一些,控制水深在15~20厘米即可。池底铺设部分大小鹅卵石,形成的石隙和垒叠露出水面可作蛙的栖息地。池中及池边构筑陆岛、陆岸及水沟,近水面用石块和水泥板等建造多个洞穴,供幼蛙栖息。洞穴前的水面上设置一些水泥板或木板,作为幼蛙登陆的跳板和投喂的饲料台,板下架空,也可供蛙栖息。水中栽培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起到遮阳降温、净化水质的作用。
(2)成蛙池的建造 成蛙池结构与幼蛙池类似,可建成水泥池,也可用土池,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米。池中同样要铺设鹅卵石,构筑陆岛、陆岸、水沟、穴洞,搭棚遮阳,栽种水生植物和常绿植物等。水面与陆地面积之比为1∶2。
3.幼蛙的培育。
(1)清池消毒 蝌蚪放养前10天,将池内污物清除干净,然后加水50厘米,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10克或漂白粉10克进行全池消毒。3~5天后,待药性消失,排除旧水再放入新水,才能放养蝌蚪。
(2)放养变态幼蛙 按规格大小基本一致进行分级放养,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00~200只为好。放养前,用了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蛙体20分钟进行消毒。饲养2个月后,根据蛙体的大小再进行分级放养。
(3)投喂 仿生态养殖投喂的饲料主要以黄粉虫和蝇蛆等活饵为主,掌握"四定"的投喂原则。定质:活饵应新鲜适口,投喂前用1毫克/升高锰酸钾消毒,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定位:设置固定的饲料台,定点投喂;定时:每天傍晚投喂1次;定量:前10天,每只幼蛙日投喂量1~3克,以后的日投喂量按体重的3%~5%计算,并以当天吃完为度。
(4)日常管理 保持微流水养殖,并注意维持池水低温清新,水深掌握在15~20厘米。避光遮阳饲养,夏季注意防暑。经常巡查,及时清除池中的残饵和残物。定期用1毫克/升高锰酸钾对培育池、饲料台及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如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注意保持池周安静,避免异常干扰。
(5)越冬管理。水温降至10℃左右,幼蛙开始冬眠。越冬期间,尽可能加深水位,以防天气变化而引起水温突变。利用养殖池中筑建的洞穴越冬时,要注意控制水位略低于洞穴,不能将洞穴淹没在水体中。可在池周向阳避风处挖洞穴,覆盖稻草、杂草等,或搭架塑料棚、草棚、草堆等御寒保温设施,供幼蛙钻入越冬。越冬期间还要重点防止鼠类等敌害生物。
4.成蛙的养殖。
(1)清池消毒 同幼蛙池。
(2)放养幼蛙 放养前,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幼蛙5分钟,进行消毒。按规格大小分池放养,体重50~80克幼蛙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只;体重100克以上幼蛙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60只。养殖期间,每月筛选、分池,调整放养密度1次。
(3)投喂 池中设置固定的饲料台,以水体不超~过饲料台为宜。饲料可多样化,如黄粉虫、蚯蚓、泥鳅、小鱼虾等均可,饲料的大小以幼蛙能吞食为宜。投喂量视水温情况随时调整,水温在16~26℃时,日投喂量为蛙体体重的5%~10%;水温低于16℃或高于26℃时,日投喂量为蛙体体重的1%~3%;水温高于30℃或低于8℃时,停止投喂。每天黄昏时投喂1次。
(4)日常管理 与幼蛙培育基本相类似。
5.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水霉病 主要发生在蛙卵和蝌蚪期。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捕捞与运输时操作要细心;养殖池要消毒。蛙体发病后,可用0.3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天后即可治愈。
(2)腐皮病 又称皮肤腐烂病,多发生在幼蛙和成蛙期。患病初期,体表出现白色花纹,而后腐烂脱落,眼睛变白,失去视觉,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先用20~30毫克/升生石灰或1毫克/升漂白粉消毒饲料台和棘胸蛙聚居处,然后用23毫克/升高锰酸钾和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有效。
(3)肠胃炎 多发于春季至秋季,传染性和死亡率高。病蛙伸腿、闭眼、不吃、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扰;解剖可见病蛙腹部和肠道充血、发炎。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注意在投喂后及时冲洗饲料台,清除残饵,并定期用漂白粉消毒;发病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4%穿心莲,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病蛙可人工强迫喂服土霉素或酵母片,每公斤饲料拌入上述一种药物1~2克,每天2次,采用填食法连喂5天。
(4)水肿病 多发生在成蛙期,病蛙的前后肢甚至全身出现浮肿,皮肤与肌肉间充水,不吃不动,几天后死亡。防治方法:定期注入新水,经常保持水质清新。每立方米用20克高锰酸钾全池泼洒,可控制疾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