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属鲈形目、醴科动物,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乌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因此,乌鱼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
我地(注:江苏宜兴)主要采用小水体集约化精养,生长快、回报率高,亩产乌鳢2000kg以上,可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亩获利5000元以上。
1.池塘要求
乌鱼精养池以土池为好,不仅造价低,而且适合其生活习性,便于水质调节。水面300平方米以上即可,水深150cm以上,池底有10-15cm淤泥,鱼池四周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投放鱼种前,彻底排干,以生石灰清塘消毒,15天后灌水放鱼。鱼池周围设100cm以上拦网,池塘中央或一角移植水生植物,约占养殖水面的1/5-1/6,以调节水质和供鱼隐避、摄食。
2.鱼种投放
2-3月份投放鱼种,规格为50-80g/尾,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每平方米放5-6尾。同池鱼种规格应大、小均匀。鱼种下池时用0.2-0.5g/立方米的孔雀石绿或2%-3%的食盐水消毒。
3.饲料投喂
乌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乌鳢多数投喂小鱼、小虾、螺、蚌等鲜活饵料。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并用6%-8%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每天定时、定量投喂2-3次。如鱼、虾不足,也可投喂其他动物性下脚料,如畜、禽内脏,更要注意新鲜、干净,投喂时切碎并消毒。也可根据乌鱼的营养需要配制人工合成饵料,以补充鲜活饵料的不足。
4.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池塘精养乌鱼,鱼种放养量大,投喂饲料多;因此,需注意水质管理。一般每10-15天换注新水1次,每次换水10-15cm,每20天用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次,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kg,保持池水清新。
鱼病防治:由于养殖水体小、密度大等原因,乌鱼养殖疾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乌鱼疾病,是发展高效养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除了加强养殖管理外,必须重视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和烂鳃病的防治。水霉病,在鱼体受伤后必须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水浸洗消毒。腐皮病,定期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预防;发病初期用呋喃唑酮拌药饵投喂,每个疗程3-5天,每月2个疗程。腹水病,发现后要及时投喂药饵,100kg鱼用新诺明或卡那霉素6g拌饵投喂,3天1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治愈。寄生虫性烂鳃病,可用0.3g/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月1次;细菌性烂鳃病,用1g/立方米漂白粉或0.3g/立方米强氯精全池消毒杀菌,同时投喂药饵,每100kg鱼用呋喃唑酮4g拌饵投喂,1个疗程3-5天。
防止逃跑:坚持巡塘,特别要注意雷雨天,防止乌鱼起跳上岸或“过道”逃跑。
5.捕捞上市
由于乌鱼生性贪食、生长快、争食和以大欺小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坚持捕大留小、分级饲养。自6月开始,每月拉网1次,将大规格的乌鱼陆续上市销售或专池养殖,确保池中乌鱼大小一致。12月下旬干塘起捕,捕起的商品鱼一时销不出去的,可以集中暂养,留待春节或以后销售。
乌鱼高效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9-08-21 来源:中国农业网
摘要:乌鱼属鲈形目、醴科动物,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乌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因此,乌鱼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