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近几年,由于海蜇养殖的不断扩大,海蜇苗种的需求量也在加大,人工育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蜇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供广大生产单位参考使用。
一、自然海区采捕亲蜇
北方沿海海蜇的生殖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而在一个生殖季节内性腺有2次~3次的排放高峰期。生产中,应在自然种群性腺第一个成熟期,即8月末至9月初采捕亲蜇。亲蜇要求伞径在30cm以上,雌雄鉴别可用镊子从生殖下穴插入,取出小块性腺放大20倍~40倍观察,卵子呈现为大小不等的球形颗粒,精子呈现为不规则肾形,当性腺颜色由棕色变成乳白色时标志性腺成熟,即将排放。一般地,将亲蜇的雌雄个体分池培养,亲蜇耗氧量在20℃~25℃条件下大约为3000mg/d~4000mg/d,蓄养期间若以每24小时换水1次估算,每1个亲体所占有的水体不应小于2立方米,亲蜇蓄养密度越大则应增加换水次数。
二、产卵与孵化
1.蓄水和水处理 育苗前1天,将水池刷洗干净,注入新鲜海水,作为孵化池。如果育苗室地处内湾或城市附近,可在海水中加入4×10E-6mol/L~8×10E-6mol/L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盐)起到络合重金属离子的作用,以利于提高孵化率。
2.雌雄搭配 海蜇产卵和排精的时间在黎明,因此,凌晨5∶00~6∶00将亲蜇从蓄养池移入孵化池,产卵时间可持续1小时~2小时,产卵量在第1天~第2天较少,之后急剧增加,至第7天~第10天为高峰期,之后又急剧减少。亲蜇的雌雄比例以2~3∶1为宜,密度为2个/立方米~3个/立方米,增大密度有利于雌雄个体之间的相互诱导,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受精卵。亲蜇产后大部分都死亡。
3.抽样镜检 移入亲蜇1小时后,从池底取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是否出现卵裂,之后每隔20分钟~30分钟抽样观察1次,直到发现有大量出现卵裂的受精卵或未受精卵解体为止。
4.移出亲蜇 受精卵卵裂自16细胞期开始形成囊胚腔,胚胎幼体自池底逐渐上浮,并在水体中呈半沉浮状态,因此,应在受精卵卵裂进行3小时左右而将亲蜇移出,于次日再重复用于产卵中。待孵化池池水静置30分钟后,使用胶皮软管进行虹吸,将上层池水排出,一般水位降至30cm左右。排水时,应使孵化池内端的软管管口向上,使池水尽量不搅动,且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避免受精卵大量流失。排水完毕后,每天应适量添加等温海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5.孵化 受精卵经过6小时~8小时孵化为浮浪幼虫,使用体积法定量,通常孵化率在80%以上。
三、浮浪幼虫变态和附着的管理
1.投放附着基 在24小时内投放附着基,由于浮浪幼虫多以前端向斜上方游动,故附着基应与水面平行。当浮浪幼虫变态为螅状幼体时,绝大多数附着于附着基下侧,多数螅状幼体柄部向上,呈倒垂状。
2.添加新鲜海水 海水添加量以能淹没附着基为宜,之后每隔2天添加适量新鲜海水,以5次(10天)添满为止,亦即10天内不换水,防止浮浪幼虫或尚未附着的螅状幼体大量流失。
3.重复投放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变态附着密度以300万个/立方米~500万个/立方米为好,可将孵化出的浮浪幼虫定量后投入已下附苗器的孵化池中。
四、螅状幼体的培养与管理
1.螅状幼体的培养 主要技术包括适时投喂和换水。早期螅状幼体以贝类担轮幼虫作开口饵料效果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下附苗器4天~5天后开始,每日投喂1次,投喂量为附苗量的5倍以上;5天~6天后可发育至中期螅状幼体,此时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每隔2天投喂1次,并在投喂和充气1小时后开始换水,换水量为全池的1/4~1/2;再经过8天~10天培养,可发育为后期螅状幼体。
2.螅状幼体的管理 人工培养螅状幼体的时间为秋季9月~10月;培育幼蜇的时间是翌年夏季5月~6月,其间隔时间7个月左右,并有一个越冬阶段。在此期间,螅状幼体将进行足囊生殖,复制新螅状幼体。螅状幼体定量之后应倒池,并全部换水,一般采取如下四项管理措施:第一,控制光度。用黑布覆盖水池,使池中保持黑暗或弱光,防止杂藻等在附苗器上大量繁殖生长,以提高螅状幼体成活率,且也有利于足囊生殖;第二,保持低温。螅状幼体适应低温生活,以10℃以下、冰点以上为宜,长期生活于10℃~15℃条件下则畸形个体增多,所以,海蜇产卵不能过早,应在秋末池内水温降至10℃以下。至冬季,室内应有保暖设施,以维持池水不结冰为准。当春季室内水温达10℃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增加换水次数,以使室内水温与自然海区的水温接近,直到自然海区水温上升到13℃~15℃为止;第三,适时投喂。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投喂次数依水温而定,一般在5℃以下可不投喂或4周投喂1次,6℃~10℃时每周投喂1次,11℃~15℃时每周投喂2次,投喂量为螅状幼体数量的10倍~20倍。螅状幼体饱食后呈桔黄色,饥饿时呈苍白色,所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可根据螅状幼体颜色的深浅而酌情增减,如果投喂后1小时水体中明显有卤虫无节幼体分布,则可视为投喂过多;第四,适时换水。10℃以下,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1mg/L,氨态氮的安全浓度为1.0mg/L,一般每次投喂后换水1/3~1/2即可,用虹吸法从池底吸出含有沉淀物的海水,再加入等量新鲜海水。
五、碟状幼体的培养和管理
1.碟状幼体的培养 螅状幼体必须通过横裂生殖才能产生水母型碟状幼体。螅状幼体发生横裂生殖主要受水温条件制约,当自然水温上升至13℃~15℃时,可用人工控温的方法诱导横裂生殖。在22℃条件下,螅状幼体种群可在2周内完成首次横裂生殖,形成碟状幼体的发育时间为1天~2天,即可在短期内培育出大量的幼体或幼蜇,以满足集中时间放流增殖或养殖的需要。光度和营养对横裂生殖也有影响,因此,在螅状幼体越冬后,应解除黑暗条件而置于室内自然光(1800lx~2400lx)条件下培养。另外,在螅状幼体越冬后至发生横裂生殖之前的这段时间,应特别重视饵料生物的充分供给。
2.碟状幼体的管理 初生的碟状幼体无色、透明,直径2mm~4mm,在18℃~22℃条件下经7天~10天半径达10mm左右为中期碟状幼体和幼蜇,经15天~20天半径达20mm左右为幼蜇。在海蜇水母体的培育过程中,保持水质新鲜至为重要,水体溶解氧下限为2.0mg/L,氨态氮浓度上限为1.5mg/L,pH范围为7.5~8.5。投喂次数:碟状幼体2次/天~3次/天,稚蜇3次/天~4次/天,幼蜇4次/天~5次/天。每次的投喂量以卤虫无节幼体计算,约为碟状幼体1∶10~20,稚蜇1∶100~200,幼蜇1∶500~1000。碟状幼体前期每日换水1次,每次1/3~1/2;幼蜇时每日换水2次,每次1/3~1/2。一般采取微量充气方法,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碟状幼体至幼蜇阶段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
六、出苗
育苗池中碟状幼体数量达2万只/立方米以上时,可将附着基移入空闲的育苗池,以便螅状幼体继续放散碟状幼体。当碟状幼体部分生长发育为幼蜇时,不再进行充气。所以,碟状幼体难以高密度培养,可采用双袋出苗法出苗,出苗成活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