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又称车虾、花虾,台湾又称之为斑节虾,为暖水性经济种类,分布于地中海、东非、南非、红海及我国南部沿海,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日本对虾体色艳丽,肉质脆爽,能耐长时间干露且成活率高,适于鲜活销售,我国福建和广东的东部地区养殖较多。由于日本对虾能耐低温,可在秋季放苗,冬春收获,适合华南沿海进行第二或第三造养殖,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现把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生态习性
日本对虾在我国分布于浙江以南沿海,在春季产卵繁殖出的虾苗,当年的秋季性腺即开始发育并进行交配,翌年的春季开始陆续产卵繁殖并一直可持续到翌年的秋季。
日本对虾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10℃停止摄食,低于5℃死亡。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5‰—35‰,低于11‰就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
日本对虾喜欢生长在沙质底质,且具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白天潜在沙底中,夜间出来觅食,要求的饵料含蛋白质为53%—55%,亦可投喂鲜活的动物性饵料。
养殖条件
1、虾塘:虾塘面积最好5—8亩,池底以沙质或沙泥为好,若为泥底质土池应铺上一层沙,水深在1·5—2米。池两端设有进水闸与排水闸。也可进行水泥池养殖,面积为1—5亩,水深2米,池底铺25%的沙,以便日本对虾潜沙栖息。必须配备鼓风机或增氧机等增氧设备。
2、在选择场地时要充分了解当地海水水质状况,没有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要求海水的盐度在15‰—35‰,在雨季盐度不低于15‰为宜。
养殖方法
1、放苗:放苗前必须彻底清塘除害,之后肥水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施尿素1公斤,磷肥0·1公斤培育基础饵料,并用发酵的鸡粪每亩50公斤装袋吊在虾塘4周,使池水呈棕褐色,透明度为30—40厘米左右,保持水色稳定,根据虾池的条件和技术水平,每亩可放虾苗2—3万尾。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可放5—8万尾/亩。放苗时的水温25—27℃,盐度20‰—35‰,pH值7·8—8·2。水质大体与育苗池相似。
2、投饵:日本对虾对饲料的蛋白质要求较高,要选用名牌厂家制造的高效优质日本对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放苗后即喂食。
投饵均在夜间进行,下午6—7点投料量占全日投饵量的50%,晚上11点左右投20%,凌晨3—4点投30%。各次所投比例及数量视对虾摄食情况及天气情况定。
3、水质管理:在养殖期间以添水为主,并做好中间毒池,养殖40天左右,要施放底质和水质改良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注意水色的变化。
4、日常观测:每天上午6点和下午4点,定时进行水质监测,测定水温、盐度、pH值、透明度、水色、溶解氧等。注意观察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在天气闷热、气温突变、阴雨天和黎明之前,更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虾病防治
防病的主要措施是投放健康虾苗,彻底清塘,合理的放苗密度,高效优质饲料,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和消毒改良底质和水质。现介绍日本对虾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方法:
1、烂鳃病:病虾鳃丝呈灰色且肿胀,严重时鳃尖端溃烂,有的鳃丝溃烂的边缘呈黑褐色。病重的虾特别在虾塘底质恶化和溶解氧不足时快速死亡。主要是由于底质受污染,同时弧菌及一些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此病防重于治,主要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对虾的抗病力,进行健康养殖。
2、固着性纤毛虫病:病虾的鳃区与虾体表生长毛状物,使对虾生长缓慢、反应迟钝、停止摄食、无法蜕皮、引起死亡。病原为固着类纤毛虫如钟形虫、累枝虫和单缩虫等。防治方法:养殖期间要定期施放沸石粉和光合细菌,并可用25ppm的福尔马林或用10—15ppm的茶子饼全池泼撒,以促进蜕壳,提高成活率。
依据日本对虾的生态习性,结合华南地区尤其在广东冬季气候的特点性,在养殖日本对虾时要营造一个适宜对虾生长的有高溶氧、洁净的底质、水色爽活、水质稳定、微生态优良的环境、经常投放保健营养物质,如Vc高稳西、大蒜等以防白斑病、弧菌病及纤毛虫病的发生。
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可以安排养殖日本对虾,一般土池养殖在福建南部地区和广东汕尾、湛江一带平均亩产可达125公斤,体长在10厘米左右,成活率可在50%以上,饲料系数约为2·5。当前日本对虾市价颇高,养殖效益也相当可观,但在低盐区域不要冒险去养,更不能淡化养殖。
日本对虾高产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6-11-21 来源:
摘要:日本对虾又称车虾、花虾,台湾又称之为斑节虾,为暖水性经济种类,分布于地中海、东非、南非、红海及我国南部沿海,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日本对虾体色艳丽,肉质脆爽,能耐长时间干露且成活率高,适于鲜活销售,我国福建和广东的东部地区养殖较多。由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