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如何降低饲料系数
发布时间:2007-11-06 来源:
摘要:降低饲料系数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养鱼生产中,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降低饲料系数。一、投入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食欲好,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对饲料的利用率也高,易获高产。而体弱多病的劣质鱼种则生长速
降低饲料系数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养鱼生产中,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降低饲料系数。
一、投入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
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食欲好,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对饲料的利用率也高,易获高产。而体弱多病的劣质鱼种则生长速度慢,可谓“光吃东西不长肉”,养殖成活率较低,难以获得高产。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培育优良鱼种至关重要。优良鱼种的标准是: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无病无伤。
二、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根据鱼类的营养需要制成的营养平衡的饲料。它集各饲料原料营养之特点,各种饲料互相配合,使各类饲料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配合饲料中常添加某些非常规成分,使日粮成分更趋完善,避免了常规饲料因某些特殊养分的不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使饲料的利用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鱼类生产力也显著增强。自行配制的配合饲料除了要考虑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外,还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及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其次,要考虑经济的原则。饲料原料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本地饲料的资源优势。
三、完善饲料的投喂技术
投喂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是确定投喂量。投喂量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饲料消耗的多少,也关系到鱼体生长的快慢以及鱼产量的高低。鱼的摄食量与鱼的食欲、饲料的品质、鱼的种类、大小及水温、溶氧、水的pH值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在确定投喂量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季节变化和鱼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制定出全年的投喂量;其次,参考有关研究得出的投喂率表及修正方式法,确定鱼的日投喂量。所谓投喂率即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百分率。在计算出日投喂量后,还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安排每天的投喂次数、时间,每餐的投喂量及投喂地点。另外,在投饲时,要选择合理的投喂方式并且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四、调节和改善水质
养鱼水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养鱼是否获得稳产、高产;也直接影响饲料系数的高低。水质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1、合理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2、适时加注新水,保证池水有较高的溶氧量。3、合理使用增氧机,严防鱼类浮头。4、定期施放生石灰。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每亩施入15—20公斤,维持水质pH值中性至弱碱性。5、施用生态制剂,改良鱼塘底质,最终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理想效果。
五、搞好鱼病防治
鱼类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饲料系数高低。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鱼病防治原则。努力做到“四看”和“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看鱼的摄食情况;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饲。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鱼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确保饲料被充分利用和池鱼高产。
六、实行淡水池塘80:20养鱼法
80:20养鱼法的核心内容是,在淡水池塘中,某一种吃食性鱼类的投放量占80%,而服务性鱼类的投放量占20%。此项技术能使饲料的贮备和投喂具有对口性;鱼病的防治具有针对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转化效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和饲料的浪费,真可谓“抓大放小”。而服务性鱼类既可调节水质,又可获得一定的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