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葡萄黑痘病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17  来源:广东省山区信息网
摘要: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是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我国的东北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及海南、台湾等地区都有分布。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较重,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 1)症状。葡萄黑痘病自葡萄萌芽后一直到生长后期均可以发生危害,凡植株上部绿色幼嫩的部分,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是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我国的东北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及海南、台湾等地区都有分布。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较重,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

    1)症状。葡萄黑痘病自葡萄萌芽后一直到生长后期均可以发生危害,凡植株上部绿色幼嫩的部分,均会受害,发病以春季和夏季危害最为集中。各部位的危害特征如下:

    ①叶片。开始染病时,叶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这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之后,病斑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病斑直径1~4毫米。气候干燥时病斑自中央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缘仍保持紫褐色晕圈。叶脉上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到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叶脉破坏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俗称为“火龙”。

    ②穗轴。穗轴发病使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患病,可以使果实干枯脱落或僵化。

    ③果实。绿果被害,果面上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病斑直径可达2~5毫米,病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周缘为紫褐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以连接成一个大斑,后期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染病较晚的果实,仍能长大,病斑凹陷不明显,但是果味较酸。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黏质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④新梢、蔓、叶柄和卷须。初现圆形、氏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呈深褐色或紫色,中部灰白色,病斑凹陷,后期病斑中部开裂。新梢木质化以前,最易染病,发生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叶柄染病,其症状与新梢上的相似。

    2)发病条件。葡萄黑痘病的流行,与降雨、大气湿度以及植株的幼嫩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尤其与春季和初夏(4~6月)的雨水多少关系最大。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萌发和侵入,同时多雨高湿,又造成寄主组织生长迅速,组织幼嫩,因此发病比较严重。天早年份或少雨地区,发病显著减轻。葡萄黑痘病的发生时期,因地区不同而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往往发病比较严重。栽培管理不善、树势衰弱、肥料不足或氮肥过多等,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特别是若对冬季果园卫生不重视,园内遗留大量的病残体,则为病原菌越冬及其第二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防治方法。

    ①清园。剪除病组织,减少越冬病源。

    ②喷铲除剂。在葡萄的芽鳞膨大时使用五氯酚钠200~300倍加2.5度石硫合剂或加45%晶体石硫合剂。

    ③生长期喷保护剂。在开花前及果实黄豆粒大时各喷1次1:0.7:200波尔多液或30%绿得胶悬浮剂400~500倍液或绿乳铜600~800倍液。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