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豆是有鸡豆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多发。各种日龄、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感染后会影响生产性能。通常是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 冬季则以白喉型为多。该病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3 种,有时出现一种,但有时两种同时并发。该病以雏鸡和中雏发病最多,雏鸡死亡率较高。给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较大。
症状
鸡痘的潜伏期平均为4~10d。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病理变化,可分为3 种类型,即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其特征是在鸡体的无毛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泄殖腔周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出现一种白色的硬结,逐渐增大变为红色大痘疹,有的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联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突出皮肤表面的大块的结痂。结痂可以存留3~4周之久,以后则逐渐脱离,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成年鸡一般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但在严重病例中,可见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羽毛蓬乱,体重减轻,产蛋下降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白喉型(粘膜型)病变初期主要出现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病初为鼻炎症状,病鸡鼻孔流出粘性鼻液,2~3d 后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起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这层假膜是由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的纤维素样变。致使病鸡吞咽和呼吸困难,出现张口喘气,严重的嘴无法闭合窒息而死亡。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症状,死亡率很高。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雏鸡多见到混合型病例,发病一般在5~35日龄,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这于鸡的机能状况有关。发病初期雏鸡精神委靡,仔细观察可见眼角有分泌物,食欲降低,眼脸肿胀污秽粘有杂物。随后可见口腔、鼻、眼等粘膜表面结节样变化,严重时影响吃食和呼吸,最后窒息死亡,死亡率大小不一。
防治方法
对鸡豆的防疫,由于许多养殖户并不是十分重视,认为发病率、死亡率都不高,防疫操作麻烦,往往会出现问题。因此要重视防疫措施按时、按量进行刺种免疫;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制定驱虫制度以及消毒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毒的传播;适时调整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以及机械性损伤;在饲料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等,才可以有效的防止鸡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