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各种雏鸭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烈性传染病。现普遍认为其病原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血清型主要为ⅰ型,并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本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其发病日龄主要为1—3周龄,尤以1—2周龄最为严重,但4—5周龄的鸭亦有发生;发病率为30%—90%不等,致死率常在90%以上。根据有关文献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发现本病的单纯性病例较为少见,而多见1种或2种以上致病因(病毒或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如果与鸭瘟、禽流感、鸭疫里默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副大肠杆菌等病原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感染时,其死亡率增加。若诊断失误或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雏鸭大批死亡,生产性能降低,给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防治本病的常规方法是疫苗接种,或以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肌注。但自1996年以来,dhvi型的变异株在国内部分地区流行,也许还有ⅱ、ⅲ型的存在,因此使用标准的dhvi型疫苗或抗dhvi型蛋黄抗体有时并不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的发生,尽量减少损失,我根据祖国医学“辩证施治”的原则,经反复筛选,研制出一种中草药复方制剂“鸭肝康”,通过实验室及现场多次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鸭肝康”的主要成份为:板兰根、菊花、川楝子、钩藤、大黄、柴胡、茵陈、龙胆草、香附、桅子、甘草,分别按一定比例组方,并经适当加工提取后制成中草药制剂。治疗用0.5—1.0毫升/只,混饮或混饲,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
典型病型
2000年5月份,广州市效区某养鸭户引进雏鸭3500只,于5天龄时发现128只雏鸭精神萎顿,缩颈,厌食,死亡26只。该养殖户即来本所求医,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后,立即采用“鸭肝康”全群饮服,每只鸭1毫升,1天2次,连用7天。除第二天仍死亡6只以外,其余逐渐康复,该病得到控制,时过半月追访,未再发生,且雏鸭生长良好。
2001年3月,广东南海市郊一些鸭场及专业户饲养3—23天龄雏鸭约1万余只发生本病,死亡率5%—40%,平均死亡率20%。死亡多发生于4—10天龄,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鸭”。用“鸭肝康”治疗4批3—9天龄患病鸭3878只。用药前,4批鸭共死亡752只,死亡率分别为5%、10%、30%、41%,按上述方法给药处理后,除95只危重死亡外,到20天龄即完全停止死亡,病情得以平息,治疗有效率为96.06%。用“鸭肝康”对上述几鸭场新引进的20000余只雏鸭于1天龄进行预防,每只每天1毫升,连用7天以上,有效率可达100%。
小结与体会
1、雏鸭“脾常不足”,食欲旺强,加之消化功能较差,易患肠炎,腹泻等病,且“肝常有余”,患病后易传里化热,常引动肝风,易患病毒性肝炎,其它脏腑有病也往往会造成混合感染,危害肝、肠、脾、胃各脏腑。雏鸭患病毒性肝炎,证属温病范围,为感受疫疠之邪所致。按照脏腑辩证分析,鸭感受病毒侵袭肝脏,造成心气不足,不能主持血液循环周流各经,滋阴全身,淤积生热,血热则枯,如此时久,则造成死亡,所以其治疗原则应为“清热解毒,消炎保肝”。“鸭肝康”药方中板蓝根、菊花清热解毒;川楝子疏肝、止痛;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降血压;大黄和茵陈清热利胆、通便、泻火解毒、活血通经;柴胡调达肝气、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陈鸿树等用的“益肝汤”、“抗毒清肝汤”等方中均有板兰根、菊花、大黄、甘草等中草药,均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痉等功效。两年来,利用以上复合方剂,经实验室和现场试用达53.6万羽份,预防有效率可达98%以上,治疗有效率为96%以上,对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证实,组方中的药含有蛋白质、糖、脂肪、淀粉、淀粉糖、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成为鸭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大量研究表明,中药的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糖苷和挥发油等均有增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另外中药还具有维生素样、激素样作用。因此,该制剂除对病毒和细菌有抑杀作用外,还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3、根据实验室人工发病的防治试验及现场应用的跟踪了解,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应用,效果确实;若同时配合以本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蛋黄液肌注和适量补充多维素及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效果更佳。(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邹永新余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