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多湿,奶牛在这种环境下,食欲下降,免疫机能减弱,如饲养管理不善,极易发生疾病。对于奶牛防暑问题,人们历来都很重视,采取了诸如安装风扇、建遮阳棚、使用水帘、冲洗牛体、调整饲料等多种措施,以改善圈舍环境,降低牛体温度,增加奶牛采食量。 |
奶牛红眼病,即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眼病。大多在夏季发病,2岁以内的犊牛和青年牛多发,传染快,发病率高。该病病原为牛摩拉克氏杆菌,蝇和某些飞娥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
近几年来山东奶牛业发展较快,很多奶牛都是从外地购进的。由于饲养管理知识缺乏,不注意奶牛的营养补充,加上牛只运输。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的改变、气候变化等应激的影响,使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给奶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 |
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
奶牛的耐热性能差于耐寒性能,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具体表现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奶牛对钙、磷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导致产奶量下降,抗病力降低,严重者可因肢蹄病等致奶牛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