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母猪不能正常发情、孕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或不能怀孕。这些综合症在不同猪群引起的损失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饲养纯种猪的原种猪场要比商品猪场严重得多。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有传染病引起的,也有营养失调、管理不善以及遗传因素引起的,传染病又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病毒性病原主要引起母猪产死胎、木乃伊或不孕,多数不引起流产,这是与细菌性病原的主要差别。
一、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
1.母猪不发情
母猪不发情主要与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栏舍、运动、密度、降温措施、营养状况、饲料品质等)和疾病因素有关。加强饲养管理,才能使母猪保持最适宜的体况和膘情,适当地与公猪接触并经常予以调换栏舍使之与不同的公猪接触,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后备母猪不发情,必要时可予以激素加以治疗。
2.返情或屡配不孕
返情或屡配不孕主要与繁殖障碍疾病、公猪的精液质量、母猪的输卵管与子宫炎症、热应激、配种不适时、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密切相关,所以平时应加强公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地使用公猪,加强环境温度的控制,适时配种,加强人工授精技术的培训,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应激,预防子宫炎和细小病毒病等疾病,连续2次以上返情的母猪作淘汰处理。
3.流产
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很多,包括疾病、毒素、遗传因素、怀孕期不适当地用药等因素,高温热应激、气候突变、混群打架、爬跨、外伤等同样会引起母猪流产,平时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应该尽量保持怀孕母猪安静、凉爽、保证饲料质量,治疗疾病时应该注意有选择性地用药,怀孕期该接种的几种疫苗必须按时接种。
伪狂犬病毒、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病原会在感染后的2~14天引起全身性反应、高烧和流产,且常形成流行性;钩端螺旋体、弓形体、布氏杆菌和霉菌感染等在未引起全身症状前就引起流产,且通常呈散发性。蓝耳病(PRRS)在怀孕100天后引起母猪流产。
传染性病因引起的流产多见于头胎母猪,以后因产生免疫力而恢复正常生产,无积聚性;营养性病因引起的流产一般不会产生耐受性,胎次越高越严重,有积聚性(其他类型的繁殖障碍也一样)。连续2次流产的母猪可考虑淘汰,遗传性习惯性流产的母猪宜及早淘汰。
4.产死胎、木乃伊或不孕
这些主要是由病毒性病原引起的,常见的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种病毒性疾病为:猪瘟、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猪肠道感染、伪狂犬病(PRRS)等,这些病应视本场或周围地区的流行情况在不同的阶段对母猪予以接种疫苗。
二、不同病原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繁殖障碍在临床上的区别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主要表现是在怀孕期皆可发生流产,后期感染产死胎和弱仔。
2.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木乃伊。母猪流产前可能有体温升高、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全身症状。
3.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一般不出现流产,主要表现为产木乃伊。一窝仔猪中有几头木乃伊或一窝仅产4头以下仔猪,认为是病毒感染的表现。伪狂犬病所致的流产只是在怀孕初期,并有产死胎、木乃伊、初生仔猪发病死亡等表现。
三、非传染性的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
1.环境和管理
(1)温度:妊娠早期的母猪对温度的耐受性很差,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2℃时,胚胎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同时高温使母猪的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改变,使早期的胚胎着床受阻,胚胎的成活率明显降低,产活仔数少,死胎、畸形增多。
(2)分娩时仔猪窒息死亡。据报道,死胎中的70%~90%是在分娩时死亡的,主要因仔猪在子宫内缺氧而致。
2.营养因素
(1)维生素、微量元素:维生素A、D、E、C、B2以及矿物质钙、磷、铁、锌、锰、铜、碘都是母猪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可提高胚胎成活率。这些物质不足或不平衡可使死胎增加。
(2)能量水平:妊娠早期给予母猪过高的能量会使母猪过肥,子宫体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脂肪过多,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致使胎儿死亡。能量水平不足则使胚胎发育受阻而死亡。
3.遗传因素
(1)染色体畸变:公母猪如发现有染色体畸变应立即淘汰。
(2)排卵数和子宫内环境。
(3)近亲繁殖等。
4.毒素
有毒化学物质、真菌毒素、农药、杀虫剂、灭鼠药等中毒——流产,畸形。
5.打斗、挤压、碰撞、爬跨等易造成机械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