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寄生在肝被膜上,呈水泡状外观
猪生前诊断是检查舌两侧或结膜上是否有囊虫寄生。实验室诊断常用炭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
防治措施 厕所要与猪圈分开。人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人感染囊虫病后,可用灭绦灵3克,早晨空腹一次嚼碎服下,2小时后服硫酸镁20~30克作为泻剂。猪感
染囊虫病后,可用丙硫苯咪唑,按猪每千克体重60~65毫克,以橄榄油或豆油配成6%悬液,肌肉注射,每隔48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3次。
本病由肉孢子虫科的肉孢子虫寄生于猪的骨骼肌和心肌等处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病 原
病原有三种,即米氏肉孢子虫、猪人肉孢子虫及猪肉孢子虫,我国主要为前两种,其形态大致相同。
诊断
1 流行特点:猪是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此外,孢子囊尚可通过鸟类、蝇等传播。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发病率以4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
2 症状:大量感染时(1克重膈肌有40个以上的虫体),表现腹泻、消瘦、不安、腰无力,并有肌肉僵硬和短时间后肢瘫痪等症状。
3 病理变化:病猪肌肉色淡,上有白色小点,老的病灶,可发现虫体钙化结节。显微检查时可见到肌肉中有完整的包囊。
4 实验室检查:可取膈肌,切成小块,置两玻片间压扁后,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包囊。
防治
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②预防:对有肉孢子虫的肌肉、脏器和组织剔除烧毁,不使猪和肉食动物有食入的机会。猪场、圈舍、饲料、饮水处及垫草不能让犬、猫进入并接触,以免受污染。
本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流行特点
本病在5~10月份的温暖季节发病较多;以3~5月龄的仔猪发病严重。
临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结膜发绀,皮肤上有紫红色斑块;高热稽留(体温40~42℃);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出现肠炎及神经症状;怀孕母猪可发生早产或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肿大,有小点坏死灶。肺高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其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和泡沫,有的并发肺炎;脾脏肿大,棕红包;肝脏呈灰红色,散在有小点坏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诊 断
根据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在剖检时取肝、脾、肺和淋巴结等作成抹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在油镜下可见月牙形或梭形的虫体,核为红色,细胞质为蓝色即为弓形虫。
脾脏肿大(下),上为正常图
病猪皮肤出血、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