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它属一种专性厌氧菌,多单个存在,周身具有鞭毛,无荚膜,芽孢呈圆形,菌体一端呈鼓槌状。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尤以土壤中多见,牙孢的抵抗力甚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创伤时可污染深部组织。若伤口较深又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环境。该菌繁殖时会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中痉挛毒素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使肌肉呈现紧张性痉挛。破伤风梭菌耐煮沸,但在120℃高压蒸汽下经10分钟,10%碘酊、10%漂白粉及30%双氧水等约经10分钟可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后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单蹄兽马属动物最易感,牛、羊和猪次之,鹿、犬和猫仅在特殊情况下发生,鸟类和家禽有抵抗力。实验动物中以豚鼠最易感,其次为小白鼠,家兔有抵抗力。因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除通过各种创伤感染外,如断脐、阉割、断尾、剪毛、断角后也可引起感染,常呈零星散发状态。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14天,最短1天,长者可达数月。发病后病畜肌肉呈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痉挛,表现两耳竖立,鼻孔开张,瞬膜外露,头颈伸直,背腰僵硬,牙关紧闭,腹部紧缩,尾根翘起,四肢强直状如木马,严重时不能起立。病畜一般神志清楚,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即轻微刺激(如音响、强光及触摸等)可使病畜惊恐不安,心跳加快,症状加重;反刍动物除以上症状外,常见流涎,反刍嗳气停止,牛常发生瘤胃鼓气,羊常发生角弓反张。患畜体温一般正常,仅在临死前体温上升至42℃以上。病程长短不一,通常14天~28天,病死率可达20%~40%。
病理变化
无特殊的病理变化。仅有肺充血水肿,实质器官变性,骨骼肌可能有变性或坏死灶,肌间结缔组织水肿等。
诊断
根据本病特殊临床症状,如神志清楚、应激性增高、肌肉强直、体温正常以及多有创伤史,确诊并不困难;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培养和动物(小鼠)接种试验。当病初症状不明显时,应注意与急性肌肉风湿、马前子中毒、脑炎及狂犬病等病相区别。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防止外伤发生是预防本病的根本。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和使役卫生,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注意圈舍清洁干燥,及时修护笼具设备,尽量避免造成外伤。
治疗措施
对发病家畜要特别加强护理工作,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以及防治并发症等。
加强护理将病畜置于清洁干燥、通风避光的畜舍内,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并给予充足的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对重症患畜应合理保定,以防摔伤;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时,可用胃管投喂小米粥或输入葡萄盐水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彻底清创控制痉挛后,进行彻底的清创术,以消除毒素来源。对于新鲜伤口,清创愈早,效果愈好;对污染的陈旧伤口,在彻底清洗,排除脓汁、异物及坏死组织后,敞开伤口,充分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和经常湿敷;同时伤口周围最好再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封闭。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中和毒素发病早期紧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从而降低和减少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侵害。第1日10万单位,以后每日5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内,静脉缓慢滴注;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万单位~8万单位,每日1次~2次,连用2日~3日,病情重时可加大用量;同时为控制和预防毒素扩散,还可在已经感染的伤口周围,作分点注射。
控制惊厥和解除痉孪病畜痉挛发作、兴奋不安时,可使用解痉和镇静药物,使病畜保持嗜睡状态,即刺激能醒,又不致产生严重的惊厥。
控制惊厥,可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毫升~20毫升和0.5%普鲁卡因5毫升~10毫升,进行分点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4日~5日;必要时也可配合使用肌肉松弛剂安定等,使用时可先静脉注射,病情减轻后改为肌注或口服,轻度抽搐者每千克每次0.5毫克~1.0毫克,中度抽搐者每千克每次1毫克~1.5毫克,重度抽搐者每千克每次1.5毫克~2毫克,每4小时~8小时1次。安定可单独用,也可和苯巴比妥钠联合使用,以增强抗抽搐作用;另外,也可肌注静松灵注射液,用量为大家畜每千克体重0.5毫克~1.2毫克,中家畜每千克体重0.2毫克~0.5毫克,每日1次~2次,连用7日,以解除痉挛。
中药疗法可灌服驱风镇痉散。主要组成药物有:当归、防风、羌活、天麻、蜈蚣、僵蚕、全蝎、草乌、朱砂、麝香等,每日1剂,连用5日~7日。
防治并发症为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停食等所导致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情况,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适量;为控制感染,可肌注青霉素200万单位~40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4日~5日,以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并有助于其他感染的预防;也可结合输液补糖静滴甲硝唑溶液,以预防肺炎及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