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08-05-22  来源:开化县农技110信息网
摘要:从2006年6月下旬以来,猪蓝耳病席卷我县十一个乡镇,从杨林新源村开始直至蔓延到音坑乡杨家村等地。主要临床表现是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到呼吸急促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本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影响了人们消费猪肉的信心。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怀孕母

    从2006年6月下旬以来,猪蓝耳病席卷我县十一个乡镇,从杨林新源村开始直至蔓延到音坑乡杨家村等地。主要临床表现是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到呼吸急促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本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影响了人们消费猪肉的信心。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怀孕母猪、保育猪爆发“高热病” 时,大部分发病率均在36%以上,死亡率高达30~4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蓝耳病  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嗜睡、呼吸困难、喘气、便秘,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是我县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传染病。

    一、流行特点:

    发病快,传播迅速,涉及面广。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主要感染猪,发病时间长,一般在5~15天左右,病死率高。主要以中大猪及母猪为主,小猪少发,哺乳仔猪几乎不发。母猪及大猪死亡率高,很多场达40--55%。养殖户损失很大,并且造成了一些养猪户的恐慌。发病以散养户和小专业户为主,尤其是饲养外购仔猪者发病更甚,大规模猪场少发。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发病后难以治疗和控制,治愈率很低,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

    二、临床症状

    猪感染蓝耳病以后,往往因为继发感染其它病原,而使临床表现多样化和不同的严重程度,所以要确切描述蓝耳病的临床症状非常困难。发病猪体升高至40~42.5ºC,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7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三、病理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以下症状: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肺肿胀、变硬;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结广泛肿大,周边出血,坏死;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部分病猪脾脏肿大,质脆;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

    四、诊断

    实验室结合猪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进行诊断,为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弓形体的混合感染。病毒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为主,细菌主要为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一般为4--5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至少也能检测出3种以上病原。

    五、综合防制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控制,提前进行保健和预防性投药,加强消毒,采取抗菌素联合用药、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蓝耳病在短期内可感染猪场内的所有猪,危害很大。在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和有效疫苗推广之前,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清理持续感染的猪群,应用血清学方法查出所有存在持续感染的猪群,把所有猪从猪舍中迁出,对猪舍进行清扫并清毒,然后将猪舍闲置几天,最后重新布置新舍,开始饲养仔猪。

    2、限制交叉寄养  在仔猪出生后停止交叉哺乳,即限制用其它母猪代哺。严格执行产房的规章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减少蓝耳病从感染猪传染到未感染猪。

    3、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

    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实行全进全出的母仔早期隔离断奶。

    4、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些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广谱、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用博克1:200-400比例稀释,早晚各一次,同时防止人员串栏。饮水消毒按1:1500比例稀释。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降低稀释倍数,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2次严格消毒,母猪和大中猪中午时可带猪喷雾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适当提高稀释倍数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机率,以防止本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疫病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4、加强后备母猪群管理  对新进的种用小母猪要分隔开场所进行隔离和检疫。隔离法是当前后备猪群管理技术的基础。

    5、疫苗接种  已有应用灭活蓝耳病疫苗和弱毒疫苗的报告。弱毒疫苗在控制蓝耳病从感染猪到未感染猪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进行合理的药物预防保健。以此来提高猪体的健康状态和免疫抵抗力,主要做好种猪分娩前后各1周、断奶仔猪断奶前后1-2周、生长育成猪在转小猪(8周龄)、中猪(13周龄)、大猪(18周龄)料阶段使用有效药品进行预防保健。同时,采用四加一模式定期用净乐威驱虫。在炎热高温的夏季或严寒的冬季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激生态、天添旺),尽量减少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7、药物控制措施。该病重在预防,当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和抗生素进行预防,饲料添加黄金大败毒200--300克 + 冀中无敌125--200克+ 天添旺1000--1250克/吨。无论种猪还是育肥猪,为了生产上的便利,可以每个月在饲料里加7天上述药物。

    8、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发病猪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