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首页

40万个草鸡蛋卖不掉 我该怎么办

发布于:2009-05-08 12:04  来源:现代快报

在六合龙袍镇草鸡养殖场,王金美手握一枚鸡蛋,满面愁容:“唉,又下蛋了……”

  养殖场里散养在1500亩树林里的5万多只草鸡,是她辛苦创业一年的成果。她没料到,随着天气的日渐炎热,销量锐减,而鸡蛋的保质期却在缩短,每天一万枚的产量让她吃不消——4月份至今,鸡蛋已经积压了40万枚。

  “那么多鸡蛋卖不出去怎么办?”王金美思前想后,想到了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

  10年创业

  从小店到养殖场


  王金美37岁,是白下区一位普通居民。1999年她下岗回家,那时儿子还不满一岁。为了生存,她在家门口租了个十平方米的铺面,开了个小百货店,创业之路由此开始。

  2005年开始,除了卖烟酒杂货,她又引进了花卉。当所有人都认为她会安安稳稳地做下去时,她的脑海中又盘旋起了新的想法:“开花店有了些积蓄,我应该多干点事情!”当时,政府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再就业,拿着一笔创业资金,王金美梦想着依靠自己的能力,帮助像她一样下岗失业的人。

  2008年初,王金美与人合作拿下了六合龙袍镇一块1500亩的林地。“我就想着,老百姓都开始追求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食品,搞一个养殖场散养草鸡,卖草鸡蛋多好啊!”

  她真的干起来了。第一个鸡棚盖起来了,技术员和工人找到了,不久后从沭阳买来的第一批1万只刚出壳的小鸡,也到了。

  “育雏”是养鸡中最为辛苦的环节,王金美忙着跟技术员学习养鸡技术,为了保持30度以上的高温,必须要在鸡棚里生炉子。十天后,还要给小鸡做防疫,必须一天之内做完。努力没有白费,雏鸡的成活率达到了90%。

  起步阶段,除了一间鸡棚,养殖场一无所有,她上趟厕所都得开车跑上十几分钟。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自己找苦吃。”家人对王金美并不支持。养殖场逐渐上正轨以后,王金美在去年5月和7月又分别买来了两批草鸡,伺候4万多只草鸡让她愈加忙碌。

  别无他求

  草鸡下蛋就是回报

  经过5个多月的等待,第一批草鸡在8月进入产蛋期,每天零零落落地下蛋,刚开始,一天只有两三千枚,而且非常小,可是王金美捧在手心呵护备至。

  顾不上兴奋,她又开始忙销售,几个企业团购的单子接得还算顺利。去年9月份她又买进1万只鸡。年底到春节那段日子,王金美算是尝到了甜头,因为前三批买进的鸡全部处在产蛋期,企业年货的团购也迎来了高峰:“一天七八千枚蛋,都不够卖的。”大年初十,她买进了第五批鸡。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到了4月,产蛋量增加了,而销量却随着春节过去而明显下降。不过,这却没有引起王金美的重视。她一心扑在了鸡棚的建设和员工的住宿福利方面——鸡舍扩建成了14间,工人增加到十几人,“这一年我花在养殖场的心血,比我十年花在儿子身上的还多。”

  等她把注意力转移回养鸡上时,几万只下蛋的鸡正以日产一万枚的速度在生产。最要命的是,天气逐渐转热,天凉时可以在常温下存放2个月的鸡蛋,保质期骤减。转眼之间,下蛋这件喜事变成了愁事。

  遭遇重挫

  40万枚蛋失去销路

  “从4月份算起,一天天积压下来,现在有40万……”王金美说出这个巨大的数字时,愁眉不展。旧鸡蛋还没有卖掉,新鸡蛋又“出世”,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这一个多月,她每晚失眠,心中禁不住有些自责:当初是不是开始得太草率了?把什么都想得美好,一点没有做困难估计。为了保住囤积的鸡蛋,她把鸡蛋装成筐放置在储藏间,空调日夜不间断地开,大功率的电扇也在一旁吹着,花血本“保蛋”。“如果鸡蛋销不出去,养殖场就会陷入困境,辛苦的劳动成果将全部流失……”王金美不忍心继续想下去,“再不解决,年后最新购买的那一批鸡再过两个月又要生蛋了,怎么办啊?”她甚至想到了放弃,可是很快又自我扼杀了这个念头:“必须向前走,工人这么辛苦,他们的工资要发,要是拍屁股走人怎么行?”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