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种鸡饲养户经常抱怨种鸡晚产,一般27~28周才见第一枚蛋,有的甚至29~30周才见第一枚蛋,见蛋后产蛋上升缓慢,特别是开放式鸡舍尤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原因分析
1.体重控制不当
①育雏期体重没有达标,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致使鸡群对光照刺激不能产生良好的反应;
②10周后将超重鸡群违背其生长发育规律,强行通过少给料量拉回标准体重;
③10周后周增重不达标。17周后,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5%以上,导致性成熟不均匀;
④为了片面追求体重均匀度,对大体型鸡过分限饲,而对小体型鸡拔苗助长,生产出了所谓的大轻鸡和小重鸡,从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
2.均匀度控制不佳
均匀度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体重均匀度;二是体型均匀度;三是种鸡丰满度,包括下腹部、胸部、翅膀等的丰满度。体重一致而骨骼大小有着差异的鸡群间的体型是有差别的,种鸡群对光照和饲料水平变化的反应并不同步,从而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经验表明:均匀度每增减3%,每只入舍母鸡产合格种蛋增减4枚左右。
3.光照的影响
光照对肉种鸡生殖系统的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光照一般包括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的波长以及光照均匀度。用户一般只重视光照时间,而忽视了光照强度、光的波长以及光照均匀度,从而造成种鸡晚产。
4.逆季鸡群管理不好
逆季鸡群,特别是饲养在开放式鸡舍中的逆季鸡群更容易晚产。同时,逆季鸡在12周后光照时间没有恒定,使鸡群置于光照时间逐渐减少的饲养环境中,从而造成种鸡晚产。
5.饲料质量不佳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鸡饲养的成败。有的用户为了片面追求降低饲料成本,使用不符合种鸡饲养标准的饲料饲养种鸡,导致种鸡体重大大低于标准要求,人为造成种鸡晚产。
6.环境条件太差
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器具少、布料速度慢且不均匀、垫料质量差等都会造成种鸡晚产。
7.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患病
特别是球虫和其它肠道疾病,影响种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种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难达标,导致种鸡晚产。
二、预防
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种鸡晚产给业者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
1.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严格控制体重
4周末体重应达标或略超标准,不能有低于标准体重的鸡,使种鸡有比较好的骨架发育,因为种鸡在8周末85%以上的骨架发育已基本完成。10周前通过料量的控制使尽可能多的种鸡体重达到饲养管理手册建议的标准;10周后特别是15周后周增重应达标;对10周后体重超标准的鸡群应重绘体重曲线,不能强行拉回标准曲线,而应沿标准曲线平行增长。40周以前每周至少称重一次;40周后每2周称重一次,以便及时掌握种鸡的生长发育趋势,适时调整。
2.保持种鸡良好的均匀度
预防出现均匀度差的问题,其生产价值和经济实效性会更高。因此,从1日龄起就应抓好种鸡的均匀度。均匀度愈好,鸡群的生产性能愈高。10周前应重点抓好均匀度的调控工作。均匀度控制的目标必须达到85%以上或更高。
3.加强光照管理
不仅要重视光照时间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光照强度的效果。鸡群对光照刺激反应的好坏取决于体重是否达标、鸡群均匀度的好坏、营养摄入是否足够。
因此,应根据以上三点适时进行光照刺激,并注意光照均匀。同时,光照刺激的强度应至少达到刺激前的10倍以上,效果才最好。
4.建立鸡舍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配备足够的饲养器具;布料快且均匀;保持良好的通风;加强垫料管理;供给优质全价的饲料;精心管理,减少应激,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环境。
肉种鸡晚产病因与预防
发布时间:2009-08-19 来源:
摘要:一些种鸡饲养户经常抱怨种鸡晚产,一般27~28周才见第一枚蛋,有的甚至29~30周才见第一枚蛋,见蛋后产蛋上升缓慢,特别是开放式鸡舍尤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原因分析 1.体重控制不当 ①育雏期体重没有达标,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致使鸡
种鸡饲养相关资料:
企业服务
最新种鸡饲养
热门种鸡饲养
- ·诊治肉用种鸡脑型大肠杆菌病
- ·蛋种鸡体形发育特点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肉种鸡产蛋后期的公鸡淘汰与补充
- ·预产期肉种鸡暴发球虫病的诊治
- ·乌种鸡管理枝术措施(2)
- ·肉种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 ·饲养种鸡致富快
- ·AA常规羽毛鉴别系父母代种鸡管理要点
- ·肉种鸡转群注意事项
- ·种鸡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的探讨
- ·推荐三个各具特色的观赏型斗鸡良种
- ·一例肉种鸡喹乙醇中毒引起的思考
- ·种鸡生长关键时期饲养要点
- ·提高种鸡受精率措施
- ·肉种鸡晚产查原因,早预防
- ·养好蛋鸡、种鸡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 ·黄羽父母代种鸡锰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
- ·提高肉种鸡人工授精率的技术措施
- ·饲料营养对肉种鸡受精率的影响
- ·三黄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