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首页

与鸽为伴——记拱北富都广场放养鸽子的张伯夫妇

发布于:2009-05-06 18:04  来源: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周晶晶 实习生 陈文婷 蔡振丰 文/图

  养小动物是许多人小时候的儿戏,但对于60多岁的张伯来说,养小动物已经成了下半辈子的寄托。在拱北富都广场一角,张伯养了300多只广场鸽,7年以来吃住都与鸽子在一起,张伯一家的生活全靠卖鸽食来维持。

  为鸽子住进竹棚

  2002年,来自四川的张伯与妻子开始在富都广场租养广场鸽。张婶回忆,当时有位姓张的老板在广场放养广场鸽,张伯经常去逗鸽子玩、喂鸽子吃东西,逗着喂着,他萌生了把鸽子“包下来养”的念头。

  为了方便看护鸽子,张伯夫妻俩与鸽子做起了“邻居”——在广场最里面的角落搭起了一个两层的竹棚,人住在上层,鸽子住在底层。竹棚占地约20平方米,由手腕粗的竹子搭建,看上去不太稳固。尽管下雨天棚顶会漏水,冬天在棚里觉得格外冷,张伯还是坚持与鸽子同吃同住。

  喂养鸽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除了早晚各喂一次鸽子,张伯和张婶每天还要清理散落在地上的羽毛。三百多只鸽子每天都会掉下一地的白色羽毛,为了保持广场的卫生,张伯张婶每天傍晚都要一点一点地用手捡起散落在广场四周的羽毛。张婶有点奇怪:“(珠海)这里没有人回收利用羽毛,不像我老家。每次我都是把羽毛扔掉,这太浪费了。”

  张伯告诉记者,他每年要交6000元给老板作为鸽子的租金,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和压力,只能依靠卖鸽食给游人赚取租金和生活费。尽管如此,张伯还是坚持了下来,还一度产生一次性花18000元将鸽子买下来的念头。在他看来,“养鸽子,又好玩,又有收益。”张伯十分享受养鸽这个职业,而张婶则抱怨养鸽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一天有一百多块,下雨就一分钱都没有”。

  由于天气颇佳,张伯与记者聊天的一个多小时里,就卖出了四五十块的鸽食。前来喂鸽子的多为小孩与年轻人,不少相熟的游人一次会买十块钱的鸽食。记者发现,游人喂完鸽子后会把装鸽食的塑料袋归还,原来这是张伯的老规矩。

  各自遭遇不少劫难

  富都广场的广场鸽曾遭遇两次“劫难”。2002年5月到7月,有人趁夜色和下雨天到广场偷走了200多只鸽子,张伯后来在竹棚四周围起了一道矮矮的铁丝栅栏,作为防盗网。2003年1月,有人大白天竟在广场投毒,导致200多只鸽子中毒而死,投毒者至今未被缉拿归案。

  张伯的鸽子不但受到偷盗和投毒,还引起了广场附近居民的投诉。有居民认为,鸽子会的粪便和羽毛会带来环境卫生的问题,有时还会飞到家里和马路上。“在这里养鸽子有街道办盖章(允许),有一次居民投诉我,(城管)执法队的人过来,我就去街道办把盖的章复印一份给他们看,他们就走了。”张伯觉得在城市养鸽子并无不妥,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广场上的游人对此意见不一,有的“挺鸽”,有的“倒鸽”。陈姨有个未满周岁的女儿,她认为小孩子不适合接触鸽子,“自己玩当然好玩,但是不会带小孩过去(有鸽子的地方)”。在富都地下广场卖衣服的张姨则经常带读小学的女儿来喂鸽子,一次就喂了10包。

  真正让张伯担心的是竹棚这个他和鸽子共同的家或将面临搬迁。他告诉记者,富都广场后山将开通一条上山路,竹棚的位置刚好就在路的附近,有被清拆的可能。所以,张伯一直没敢把鸽子买下,怕到时候一时间没办法安置好这么多鸽子。他还未考虑到该搬去哪里,“到时要看政府安排”。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