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蚕儿成为农民“致富宝”
张朝亮:放的量不小,但是回捕量却不大,年年养蛙并不见蛙。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麻烦的确出现了,送到山上的林蛙,人们对它们失去了控制了,光想着放的好处了,可蛙都找不见了,何谈取油。
张朝亮带着蛙场的员工,一遍遍的溜山,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蛙都损失掉了呢。
张朝亮:秋天我们顺着山路巡山的时候,动不动就听见这个蛙“嘠”一声,结果死了两大捧,这么厉害呢?咬得死了这么多。
张朝亮东瞅西看,直到有一天他在山上又发现了点什么。
张朝亮:有耗子印,还有老鼠的粪便,我恍然大悟,老鼠啊,因为老鼠是杂食性的,它既吃粮食也吃肉啊。
林蛙遭遇了它的天敌老鼠。老鼠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到处打洞,而且食量又大,它们比林蛙活动力强,自然放养的林蛙成了老鼠的美味。
张朝亮:老鼠是最致命的天敌,那么现在我们把森林里的老鼠都消灭了,这样也就保证了更多的林蛙不被天敌所损害。
于是张朝亮又多了一项灭鼠的工作,一段时间就要往山上投大量的鼠药,消灭林蛙的天敌,来确保林蛙的数量。老鼠少了,林蛙的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密度大了,麻烦就又来了。
张朝亮:林蛙逃跑的能力非常强,由于这个密度大了以后,非常容易跑到蛙场以外的地方。
对付林蛙逃跑,自然是给他们圈起来,张朝亮把蛙场围上一圈塑料布,围栏不高,也就30公分。
张朝亮:林蛙的习性是向远跳跃的能力很强,跳高的能力并不是太强,这样塑料趟子挡在这以后,林蛙一旦撞上就过不去了。
防完了敌害,防逃跑,森林里的林蛙自然损失就大大地减少了。到了八九月份,林蛙发育成熟了,到了取油的时候了。可是养在山里的林蛙,难道要漫山遍野地去抓吗?
张朝亮:林蛙的习性是春走抬头,秋走低头,也就是春季的时候它是往山上蹦,秋季的时候是从山上往下来,这是一个它的大规律。
林蛙是在水中冬眠的动物,到了秋天它就会从山上向下走,寻找水源地来越冬。
张朝亮: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到了秋天的时候,特别是早晚,你从老远就能看到,它就像一个烧开的大锅一样,蒸出来的水蒸气,周围的环境云雾缭绕的这个样子,老远林蛙从山顶上就能感知到那个地方有一个非常适合过冬的水池,它就都奔这来了。
林蛙喜欢湿润的环境,附近最大的水面就是它理想的栖息地。此时林蛙的越冬池,就是他的回捕池。张朝亮把能取油的先取油,不能取油的留作第二年当种蛙,次年春天交配产卵,种蛙和当年的小林蛙先后又上山去生长,春天上山,秋天下山,如此往复,形成了这样的自然养殖循环,张朝亮正是摸透了蛙性,不仅取到了优质的蛙油,而且也能将取蛙油的事业进行到底了。
张朝亮养林蛙,要的就是让蛙油多,取蛙油。控制水温,增加食料,维生素,回归自然,都是为了多产蛙油,产好蛙油,这些办法既有书本的理论,也有养蛙人自己的创新,张朝亮养蛙养的好,关键就是摸清了林蛙的生理习性,看来,只要精心,科学喂养,这养蛙还真不是一件难事。
- 相关新闻导读...
- 镇远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2009-07-23 17:03:07
- 融安农信社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贷款250万元2009-05-14 17:39:37
- 大学生村官QQ聊出致富路 苗乡种桑养蚕发了家2009-05-14 17:37:49
- 放养柞蚕是山区农民致富好出路2009-04-22 11:35:02
- 桑蚕业迅速成为青秀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2008-11-20 03:29:21
- 环江:养蚕年收入超万元2008-11-14 03:08:10
- 热点新闻关注...
- 安定镇桑葚熟了2009-05-25 09:56:23
- 嘉兴夏茧收购价同比大幅提高,茧丝市场开始回暖2009-07-23 17:03:10
- 镇远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2009-07-23 17:03:07
- 四川首个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珙县2009-07-20 17:09:27
- 陕西安康09年春茧产量下降收购秩序良好2009-07-21 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