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绿色猪”卖给谁

时间:2009-11-30 13:48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小招
核心提示:“绿色猪”是济南军区某集团军通信团今年饲养的一种绿色无污染良种生猪。10月初,第一批“绿色猪”开始出栏,军地买主纷纷光顾,由于“绿色猪”数量有限,“绿色猪”卖给谁一时间成了摆在团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成了官兵议论的焦点。

 “绿色猪”是济南军区某集团军通信团今年饲养的一种绿色无污染良种生猪。10月初,第一批“绿色猪”开始出栏,军地买主纷纷光顾,由于“绿色猪”数量有限,“绿色猪”卖给谁一时间成了摆在团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成了官兵议论的焦点。
  160头“绿色猪”引人注目

  “绿色猪”究竟是怎样养出来的?10月下旬,记者特意来到这个团采访。

  走进团养猪场,一个最大特点是闻不到传统猪场的臭味,制式的猪圈中,通风透气,温度适宜,160头猪个个光鲜体亮,或卧或溜达在有机垫料上,身上干净的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猪场场长、四级士官许登峰说,这种名为“自然养猪法”的玄机就在这些一米厚的垫料上。垫料下层是稻壳,上层是锯末,中间添加的是发酵菌,猪的粪便排泄到这种有机垫料上,很快被降解、消化,当天就无臭味,3天左右就被分解为非常细的粉末,这样猪圈内不再臭气熏天,蝇蛆和虫卵也不宜生存,生猪的抵抗力增加,发病率大大降低,不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了药物残留。

  据了解,这种以发酵床为核心的养猪技术还能提供适合生猪生长的生物热和高蛋白饲料,育肥速度快,不需要添加任何生长素,是这个集团军投资50余万元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

  许登峰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说,猪崽是国内优良品种杂交繁殖的,平时吃的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玉米面、豆饼麸,没有任何添加剂。到目前为止,这些猪从没生过病,绝对是“绿色猪”、放心肉。

  物美价高争着要难住团党委

  国庆节期间,团里杀了几头“绿色猪”让官兵品尝。猪肉上了营连餐桌,立刻引来官兵的交口称赞。三营炊事班长王亚斐深有体会地说:“"绿色猪"的肉色泽鲜亮,肉质鲜美,口感好,味道香,战士们吃了还想吃。”

  通信团养出了“绿色猪”!消息不胫而走,各方买主纷至沓来。

  友邻部队想买,地方单位也想要。

  新乡市财政局与团里共建多年,财政局办公室主任赵汉钦曾担任过通信团副团长。听说老部队养出了“绿色猪”,他很快就找上门来:“你们这批"绿色猪"能不能卖给我们,我们可以出高于市场一倍的价钱。”

  既有老朋友的人情,又有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有人说可以卖,有人却反对卖。反对的理由是,这些“绿色猪”是部队下大力气养的,应该首先卖给部队,确保基层官兵的饮食需求。

  “绿色猪”究竟卖不卖?卖给谁?竟成了摆在团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集团军政委高建国到团里调查时听说了这件事,当即决定把这道难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例展开讨论。

  科学理论指迷津“难题”不难

  “"绿色猪"卖给谁?要先问一问,我们养"绿色猪"究竟是为什么?”讨论中,高建国给官兵抛出了一个问题。

  集团军后勤部军需处长潘智仁说:“我们集团军部队之所以大力建设循环生态农副业基地、实施生态养猪,核心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地节水、节肥、节能,减少农药、化肥、激素、添加剂等使用,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官兵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高价卖给地方,当然能获得一些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权衡,则更应该把最大限度地维护官兵的身体健康摆放在第一位。用以人为本来量一量轻重,“绿色猪”卖给谁?也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科学理论指迷津,“难题”很快有了结果。于是,“绿色猪”在保障全团餐桌的同时,尚有剩余的“绿色猪”全部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保障集团军其他部队。

  “卖猪风波”结束了,这个集团军以人为本,实现农副业科学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大。据悉,他们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设施设备,对农副业基地老的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新的项目,把玉米、小麦、大米的生产,猪、鸡、鸭、鱼的养殖,奶牛喂养及牛奶加工,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处理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连接,从整体上形成一条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循环农业发展链条,保证官兵吃上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