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种养能手”刘建民:生态种养带富众乡邻
时间:2009-03-24 16:05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日前,笔者来到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村棚菜种植基地采访。被誉为“种养能手”的刘建民正在自家大棚里给几位菜农讲解初春时节大棚的通风、防病技术,讲者滔滔不绝,听者聚精会神。菜农王艳昌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在我们这儿搞种养业,建民最‘牛’。大家遇到难题他总会热心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永合 永会 新化) 日前,笔者来到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村棚菜种植基地采访。被誉为“种养能手”的刘建民正在自家大棚里给几位菜农讲解初春时节大棚的通风、防病技术,讲者滔滔不绝,听者聚精会神。菜农王艳昌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在我们这儿搞种养业,建民最‘牛’。大家遇到难题他总会热心地帮一把,可是大家公认的土专家、好帮手。”
据了解,近几年来沙流河村民刘建民依靠自己的蔬菜大棚,发展“猪-沼-菜”种养模式,不仅富了自己,还带领众乡邻走上了生态致富之路。
敢为人先建起蔬菜大棚
今年41岁的刘建民从事棚菜种植已经有17个年头。初中毕业后,打过工、卖过菜,尽管起早贪黑地忙碌,但收益却不明显。1992年,他到玉田县进货时发现大棚蔬菜能够错季上市、市场需求量大,便萌生了发展棚室蔬菜的念头。于是,他买来种子、塑料布、竹竿等,在自家责任田里盖起了简易蔬菜大棚。一年下来,1亩多的棚菜收入5000多元。这更坚定了他发展棚菜的信心。
第二年,村里着手规划建设棚菜种植基地。踌躇满志的刘建民向亲戚朋友借款,投资10万元在基地内建起了占地3亩的两个蔬菜大棚。正当刘建民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势正旺的黄瓜秧苗一夜之间全部打蔫,叶片上长满了黄斑和黑毛。他急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最后确定黄瓜秧苗得的是霜霉病。由于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才使秧苗恢复了正常。经过这次波折,刘建民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种植技术,购买书籍,参加镇里、区里组织的培训班,有经验的种植户、种子经营的行家、农业技术员都成了他虚心求教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刘建民很快掌握了棚室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基地内响当当的“蔬菜状元”,前来求经问计的络绎不绝。1999年,他又扩建了两个棚室,种植面积达7.4亩。
不断探索实施生态种养
新思想催生新观念,新观念助推新发展。通过参加培训,刘建民得到这样一则信息:在菜棚内建猪舍和沼气池,是很好的生态种养模式。于是,他主动与区新能源办公室联系。在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刘建民把自家4个蔬菜大棚全都改造成了集猪舍、沼气池、棚菜于一体的生态系统设施。瞅准时机,购进了4头母猪。在做好棚菜管理的同时,刘建民开始致力于母猪的喂养。第二年春天,母猪陆续下仔儿。看着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刘建民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猪粪直接冲入沼气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沼渣、沼液还是蔬菜很好的肥料,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又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好着呢!”谈起自己的“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刘建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建民的棚室蔬菜还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色泽鲜艳、口味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饲养母猪6头,年出栏仔猪达120多头。近几年来,刘建民种菜、养猪的年收入一直稳定在8万元以上,他本人连续四年被区农牧局命名为“十大种植能手”。
乐于助人带富周边农户
刘建民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基地内的其他菜农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对新来的菜农,他总是耐心帮助,甚至倾囊相授。“刘大哥技术水平高,人品更是没得挑!”来自玉田县尚庄村的菜农陆长安深有感触地说。2000年陆长安来沙流河村种植棚菜。由于是“门外汉”不懂技术,一时间无从入手。为这事,夫妻俩没少吵架。刘建民得知情况后,主动给他当技术指导,从建棚到棚室布局、从品种选择到秧苗管理,手把手地教。一有时间,刘建民就到陆长安的菜棚内看看,指导浇水、施肥、用药等。如今,陆长安也成了园区里出类拔萃的种植能手,年收入5万多元。
一天夜里,农户刘艳家的母猪发生难产,找到刘建民。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来到圈舍。对症给猪打了一针,使母猪转危为安,挽回了近千元的损失。“ 刘大哥就是这么个热心人,不管谁求到他,从没说个不字!”这是农户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据悉,基地内大部分农户都得到过刘建民的帮助,大家一有时间就到他的大棚里坐坐,学学技术、交流品种、分析行情……刘建民的菜棚俨然成了基地里的技术指导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基地已有16家建起“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
在已有成绩面前,刘建民并没有满足。谈到今后的打算,他更是信心十足: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把基地的农户联合起来,注册一个商标,打出自己的无公害蔬菜品牌;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统一销售,带领大家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近几年来沙流河村民刘建民依靠自己的蔬菜大棚,发展“猪-沼-菜”种养模式,不仅富了自己,还带领众乡邻走上了生态致富之路。
敢为人先建起蔬菜大棚
今年41岁的刘建民从事棚菜种植已经有17个年头。初中毕业后,打过工、卖过菜,尽管起早贪黑地忙碌,但收益却不明显。1992年,他到玉田县进货时发现大棚蔬菜能够错季上市、市场需求量大,便萌生了发展棚室蔬菜的念头。于是,他买来种子、塑料布、竹竿等,在自家责任田里盖起了简易蔬菜大棚。一年下来,1亩多的棚菜收入5000多元。这更坚定了他发展棚菜的信心。
第二年,村里着手规划建设棚菜种植基地。踌躇满志的刘建民向亲戚朋友借款,投资10万元在基地内建起了占地3亩的两个蔬菜大棚。正当刘建民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势正旺的黄瓜秧苗一夜之间全部打蔫,叶片上长满了黄斑和黑毛。他急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最后确定黄瓜秧苗得的是霜霉病。由于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才使秧苗恢复了正常。经过这次波折,刘建民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种植技术,购买书籍,参加镇里、区里组织的培训班,有经验的种植户、种子经营的行家、农业技术员都成了他虚心求教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刘建民很快掌握了棚室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基地内响当当的“蔬菜状元”,前来求经问计的络绎不绝。1999年,他又扩建了两个棚室,种植面积达7.4亩。
不断探索实施生态种养
新思想催生新观念,新观念助推新发展。通过参加培训,刘建民得到这样一则信息:在菜棚内建猪舍和沼气池,是很好的生态种养模式。于是,他主动与区新能源办公室联系。在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刘建民把自家4个蔬菜大棚全都改造成了集猪舍、沼气池、棚菜于一体的生态系统设施。瞅准时机,购进了4头母猪。在做好棚菜管理的同时,刘建民开始致力于母猪的喂养。第二年春天,母猪陆续下仔儿。看着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刘建民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猪粪直接冲入沼气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沼渣、沼液还是蔬菜很好的肥料,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又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好着呢!”谈起自己的“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刘建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建民的棚室蔬菜还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色泽鲜艳、口味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饲养母猪6头,年出栏仔猪达120多头。近几年来,刘建民种菜、养猪的年收入一直稳定在8万元以上,他本人连续四年被区农牧局命名为“十大种植能手”。
乐于助人带富周边农户
刘建民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基地内的其他菜农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对新来的菜农,他总是耐心帮助,甚至倾囊相授。“刘大哥技术水平高,人品更是没得挑!”来自玉田县尚庄村的菜农陆长安深有感触地说。2000年陆长安来沙流河村种植棚菜。由于是“门外汉”不懂技术,一时间无从入手。为这事,夫妻俩没少吵架。刘建民得知情况后,主动给他当技术指导,从建棚到棚室布局、从品种选择到秧苗管理,手把手地教。一有时间,刘建民就到陆长安的菜棚内看看,指导浇水、施肥、用药等。如今,陆长安也成了园区里出类拔萃的种植能手,年收入5万多元。
一天夜里,农户刘艳家的母猪发生难产,找到刘建民。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来到圈舍。对症给猪打了一针,使母猪转危为安,挽回了近千元的损失。“ 刘大哥就是这么个热心人,不管谁求到他,从没说个不字!”这是农户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据悉,基地内大部分农户都得到过刘建民的帮助,大家一有时间就到他的大棚里坐坐,学学技术、交流品种、分析行情……刘建民的菜棚俨然成了基地里的技术指导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基地已有16家建起“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
在已有成绩面前,刘建民并没有满足。谈到今后的打算,他更是信心十足: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把基地的农户联合起来,注册一个商标,打出自己的无公害蔬菜品牌;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统一销售,带领大家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新闻导读...
- 热点新闻关注...
- 猪肉价格持续下降 农业部预测国庆期间有望回升2009-04-10 09:14:34
- 生猪养殖业要走出低迷行情最早也要到10月2009-03-16 10:49:28
- 养一头猪亏损200元 各方呼吁加快冻肉储备建设2009-05-22 09:17:48
- 生猪价将继续下跌 到今年6、7月份将企稳2009-03-13 15:40:36
- 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背后2009-05-22 09:47:37
- 养猪业如何才能走出价格暴涨暴跌怪圈?2009-05-27 10:24:35
热门图片推荐...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