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上卖猪市场广

发布时间:2009-03-09 14:59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中国养殖网阅读:
        两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主动到农村创业——大学生网上卖猪市场广

  王洪军

  3月2日,蓬安县利溪镇高峰山村,大学生辛可良和王阳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养殖场,在晨曦中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辛勤劳作,收拾温棚、清理猪舍、配制饲料……

  这两个2008年才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建起了拥有150多头能繁母猪、200多头商品猪的养殖场。过几天第一批商品猪就要上市了,两个大学生说他们比平时更忙了。

  2008年8月,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辛可良,没有到沿海找工作,在乡亲们不解的目光中,和同村的大学同班同学王阳回村里办起了生猪养殖场。

  最初,辛可良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也想在城市占有“一席之地”。他在南充跑过饲料销售、在深圳电池厂当过质检员,在2007年一年的实习中,他几乎都在城市“漂”着。“在城市,虽然工资有2000多元,但工作不固定,干的又不是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辛可良说,他从小就喜欢养殖,学的也是畜牧兽医专业,养殖才是他的梦。

  “喜欢养殖,源于一种养殖情结。”辛可良告诉笔者,2003年他考上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家里父母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家里祖祖辈辈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愁的是每年的学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辛可良给父亲建议:家里买两头奶牛、父亲养、他作技术指导。有了两头奶牛每年带回的1万多元收入,他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知道孩子喜欢养殖,父亲帮他贷了款,以每年1800元的价格租下了镇上废弃的酒厂,和王阳共同出资10多万元办起了现在的养殖场。

  和辛可良相比,王阳创业的准备要更早一些。毕业前一年的实习,王阳就选择辗转于营山、蓬安各个大型养殖场实习。2007年8月,还在猪场实习的王阳,就在父母的资助下,花7000多元买了10头母猪。他说,他要边学边干。去年,他养的第一批商品猪一上市就卖了3万多元。

  赚到了“第一桶金”,更加坚定了王阳创业的信心。现在他除了和辛可良有合作的猪场外,自己家里还养了30多头母猪、20多头生猪。

  2008年12月,利溪镇牛眠沟村养殖大户姜永富家的30多头商品猪到了上市销售期。可就在这时,本地市场价格低迷,如果在本地销售要损失几千元。养了几十年生猪的姜永富,整天闷闷不乐,王阳、辛可良了解情况后,主动在网上发帖给他找买家,没过几天营山老板就给姜永富打来了订购的电话。姜永富没想到,自己养了几十年的猪,关键时刻还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帮了他的忙。现在,他常说:“我服了,大学生养猪就是比我们办法多!”

  2008年12月,在王阳的倡导下,利溪镇成立了第一家生猪养殖产业合作社,他担任了社长,现在社里已经吸纳了5户生猪养殖大户。“建立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市场风险、抵御疾病传染。”王阳说,下一步,他们将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把合作社的规模做大,争取今年在每个村都能发展1到2户生猪养殖大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