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刘永好:连丁磊都养猪了 说明养猪不土

发布时间:2009-03-09 14:48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阅读:
        今年,当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一下榻政协驻地铁道大厦时,再一次遭到了记者的围追。作为中国农产品[14.90 2.19%]企业的领军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养殖干了27年,和农民打交道也深,他有发言权就中央一号文件“三农”问题发出自己有见地的看法。

        只是他没有想到,在事关中国发展的宏观经济问题上,他所养的“猪”也如此重要。

        他对媒体笑称,这两年的“两会”,他已经成了“猪”的代言人。他说,去年“两会”遭遇最多的问题是,CPI的上涨是不是你们猪引起的。而今年,被大众问及最多的是猪肉能不能吃。

        3月3日,被媒体追堵之后的刘永好在新希望集团的北京总部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媒体见面会,会上他畅谈了今年履行政协职责的8个提案。刘永好说,去年中国的物价遭遇波动,人们关心猪肉和通胀,而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中国养殖业的前景将史无前例地受到关注。

        他的8个提案主要分别围绕“食品安全体系建立”、“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养殖金融担保体系的建立”、“惠农券的分发”等。而事实上,在他简述这些提案的时候,他所描述的是一个问题,即“三农”的出路。所有的提案总结是,中国的养殖业需要集约化、工业化发展,而且当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春天。

      “当我们的猪、鸡、鸭和鱼都集约化经营,那么安全检查、银行贷款、甚至解决就业都会变得简单和可以实施。”

      “我们的耕地少,种植业可能很难迅速发展,但是养殖业当前是有机会的,甚至中国的养殖业会成为我们下一个在全球的贸易支柱产业,国外现在的贸易屏蔽只是担心我们的食品是否安全。除此之外,我们的产品很有竞争力。”他甚至将养“猪”与中国当下的贸易受挫也联系了起来。

      “连丁磊都养猪了,说明养猪不土”

        在参加刘永好今年“两会”的媒体见面会前,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的一位成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们注意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目前可能养殖业是很少有泡沫的行业,所以很多资本目前在关注这一块的投资价值。

        中国从来都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发展下城乡的差异,中国的终端养殖却一直保持着古老的小农模式。

       “我们农民现在家里仍然是前院养一些鸡鸭,后院有几头猪几头牛。”刘永好告诉记者。他的新希望集团是多年来的养殖集约化的实行者,他的成功也坚定了他认为,中国的农业走集约化的道路。

        去年市场上流传作为国际著名投资银行的高盛将斥资2亿到3亿美元、高调进入国内生猪养殖;此外,德意志银行也一度被传要注资6000万美元豪夺上海养猪场30%股份。

        而在媒体见面会上,大家更谈及了目前热议的网易丁磊投资养猪的话题,刘永好对此回应道,“以前人家都觉得养猪土,搞互联网的人都很时尚洋气。现在,最时尚的人都去养猪了,包括IT界精英人士,恰恰说明畜牧行业是有潜力有前途的。”

        我们为农民成立了12家担保公司

        刘永好表示,在支持养殖业集约化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新的模式,其中的利益方包括地方政府、银行体系、企业、农民个体以及保险机构。“我们的几方协议往往有那么厚。”刘永好做出了数十厘米厚度材料的手势。

        不久前,《第一财经日报》在调查家禽养殖业的采访中,养殖主在接受采访时称,银行在提供贷款给农民的时候会问,你有房产证吗?有车证吗?可是农民的回答是,我有几圈猪、几栏鸡。

        在刘永好看来,这是两种体系在对话。“我们不能用发达的工业经济思维去和农民谈贷款,这是不现实的。”他说。

        因此目前,新希望集团成立了12家担保公司,刘永好指出,作为企业在帮助银行降低贷款风险,将农民的养殖形成规模,与企业先签订购买契约,再利用契约的保证去向银行贷款,他的担保公司目前在进行这样的工作。

        他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这12家公司每家投资千万,还会扩大规模。“我的原则不是让他们赚钱,不是纯粹的金融企业,而是让他们帮助农民贷到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