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饲养员同时“喂”1万头猪
2日,走进位于钟祥市旧口镇的牧原公司,我们被眼前壮观的一幕震撼:一年时间,这里崛起了一座占地千亩的现代猪城,600栋白色猪舍排列有序,猪舍之间道路宽敞,一辆辆饲料罐车进出忙碌。
这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养猪场。记者沿着猪场的围墙步行一圈,整整花了2个半小时。
“公司计划在钟祥投资13亿元,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这个是第一养殖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投产后年可出栏生猪40万头。”钟祥牧原公司总经理苏学良介绍。
猪的“口粮”——饲料必须用大罐车运输,每两个猪舍外面都有一个料罐,容量达3吨,按动开关,颗粒状的饲料被十几米长的管道送到猪舍里。
然而,偌大的“猪城”却只有20多名管理员,苏学良介绍,在育肥阶段,这里每个饲养员可同时“喂”1万头猪。
一年80万吨猪粪去哪了
普通养殖场,一般会伴随着大量的气味与粪便。在这里,却无明显异味,也不见粪尿横流。苏学良说,饲养一头猪,一年大约产生2吨尿液和粪便,40万头猪将产生80万吨排泄物。
这80万吨排泄物都去哪儿了?
苏学良介绍,他们采用的是“干清粪工艺”,实行粪、尿分离,猪粪做成有机肥料,猪尿则变成沼气。
在养殖场中央,一座白色大坝拔地而起,这就是治污处理中心。“巨型排污池”长宽各200多米,总容积26万立方米,四周全部硬化,采用防渗透处理。
大坝旁边,座落着两个30米高的巨大厌氧发酵罐。猪尿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发电,沼液则进入到排污池。
排污池下方修建了几条与外界连通的主管网,延伸到周边的田间地头,让农民免费使用沼液。
“在农户的田地里,每隔80米就修建一个支农灌网接口,400个管网接口连着6000亩农田,沼液全部经过泵站加压,老百姓需要施肥,直接扭开开关就行了,像用自来水一样方便。”牧原公司后勤主任陈建党介绍。
在牧原公司大门旁边,记者见到三强芦笋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聚亮。
他介绍,合作社有500亩地,网络社员20户,全部种芦笋,订单种植销往山东。
牧原公司灌溉管网铺到田头后,上半年合作社用50亩芦笋作试验。芦笋不仅长势好、色泽好、口感好,而且产量也提高了30%。原来施化肥土壤板结,施沼液后土壤也得到改良。
李聚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芦笋喜肥,以前每亩芦笋需要300斤复合肥,大约500块钱,全年500亩芦笋全部采用牧原的沼液,一年光肥料钱就省下25万元。”
苏学良说,周边老百姓逐渐开始有意识地施有机肥,公司将带动村民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2万亩。
猪舍设计获多项专利
猪舍的设计是处理污染的关键所在,牧原人用了20年进行研究探索。
每年公司专门派人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一学、二改、三研发”,从1997年的第一代传统猪舍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第10代猪舍,牧原掌握大规模化养殖的核心技术,共获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37项。
猪舍有两层,“猪宝贝”都住二楼,地面全部采用钢筋焊接的漏缝地板,排泄物自动落下去。
液体与固体如何分开呢?原来一楼地面设计成凹形缓坡,底部留有一条细缝,下面暗埋管道,排泄物在这里自动分离,猪尿沿着缓坡进入管道流走,猪粪则被电动刮板清理干净,运到肥料厂。
牧原公司精心优化养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甚至在饮水工具上大做文章,通过合理的滴灌,让每头猪科学适量地饮水,以此减少产出的污水量,此项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