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7月28日的一纸公告撕开了肉制品销售行业隐匿的乱象,含有沙丁醇胺 (俗称“瘦肉精”)、氯霉素等禁用兽药的畜禽肉又摆上了消费者的餐桌。随着公告发出的还有其他四份规范治理性文件,由此可见国家对禽畜安全以及禽畜饲养过程中违法违规用药问题的重视,但是这样的场景数年前也同样出现过,为什么还是无法杜绝“健美猪”的出现呢?
究其原因,显然还是监管存在问题。我们既不缺少法律法规,也不缺少通知文件,缺的是现实中监管的力度、执法的强度。就以氯霉素为例,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猪肉中之所以被检出氯霉素成分,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了氯霉素;二是猪生病后使用含氯霉素的药物,未按照要求做好猪出栏前的停药期。
对于第一种原因,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应该通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堵住它们进入市场之路,由此反过来引导和督促生猪养殖户和企业不敢违法添加氯霉素。而对于第二种原因,可能要复杂一些,因为生猪生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含氯霉素的药物,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兽药企业在生产兽药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药品里面的有效成分不够,一些养殖户只能加大剂量使用,甚至是比标准增加几倍地使用,这就很容易在生猪体内产生药物残留。
由此可见,除了需要监管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还应该把兽药生产企业也纳入监管当中,改变目前兽药生产的乱象,保证兽药质量合格,进而避免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超标准使用的问题。可以说,对于重出江湖的“健美猪”,只有通过完善禽畜肉的安全监管体系,尤其是弥补以前存在的安全漏洞,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