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小型养猪场的计划管理-几种主要计划的编制(上)

发布时间:2011-07-23  来源: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
摘要:小型养猪场的计划管理-几种主要计划的编制(上)
1.编制计划所需的资料与依据编制计划需要猪场内部资料与外部资料。外部资料指市场情报与预测,其中最重要的是饲料行情与商品猪市场预测资料,同行业的生产水平、经济指标和发展趋势等;内部资料主要有本猪场近年生产指标、经济指标和各项原材料消耗定额等。定额是指猪场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对人力、物力及财力的配备、占用或消耗,以及相应的生产标准。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各项生产指标都是根据定额计算和确定的。合理的定额是使计划符合实际又有先进性的关键。猪场生产定额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猪舍及设备利用率定额: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所需配备的猪舍面积和设备数量。例如,每平方米饲养量、出栏头数、产值和利润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规模,此定额有很大的差距,其数值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劳动力配备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某项工作所规定的人力占用标准。即人均养猪头数、不同阶段人均养猪头数、人均生产商品猪头数和后勤人员配备标准等。

(3)劳动定额: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劳动力消耗标准。如生产每头商品猪所消耗的劳动力工时数。

(4)物资消耗定额:每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应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如每生产一头育成仔猪消耗的饲料总量、某生产阶段的饲料增重比。

(5)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标准:按工作岗位或饲养阶段制定的有关指标,如品种受胎率、产仔数、成活率、增重速度、出栏率和产品等级等。

(6)财务定额:为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应消耗或占用的财力标准及应达到的财务指标。如固定资金占用额、流动资金占用额和各阶段产品的成本、利润、产值等。

内部资料主要是各种定额标准,而外部资料主要是国家养猪政策和农业政策、饲料与商品猪市场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猪场更注重内部资料,这是因为外部资料相对固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大不相同,除准确计算内部资料外要特别注重外部市场的变化和预测,因为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数量,以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饲料及产品的预计价格,其准确性是实现计划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2.编制计划的具体方法

(1)编制计划的原则。①编制计划的目的。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使生产管理与经营心中有数,以利于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利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是提高管理经营水平的重要方法。②正确确定定额水平。详细整理以往有关的技术经济统计资料,确定本猪场本年度应达到的定额标准。③确定定额标准应具有先进性,同时又具有可能性。

(2)编制计划的具体方法。生产计划是根据生产任务、特定的工艺流程和实际生产条件来确定的。制订当年的生产计划时,应了解本场现存猪群数量、结构和往年生产水平等,确定当年的生产指标及原料消耗指标。编制生产计划时,首先从猪群存栏计划开始,然后是出栏计划,有了这两个计划就有了编制其他计划的基础。存栏和出栏计划主要受猪场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现存猪群数量及结构、商品猪销售合同的影响。例如,某百头母猪规模的猪场实际生产能力1500头,上年末存栏1000头,本年度销售任务1500头,那么该猪场的存栏应保持稳定。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及存栏平衡,根据母猪数、窝产仔数、各阶段成活率指标计算出应产仔猪窝数,再根据产仔间隔、分娩率、受胎率、待配母猪配种率计算出应保持可配母猪数及各月配种头数,根据出栏任务计算出要求猪只的增重速度,并由此计算出各阶段饲料用量及资金周转计划时间表。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