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断奶是哺乳和教槽料之间的连接点,因此就需要一个交迭的时期,以更好地适应胃肠道的生理机能和胃肠道的发育,这包括仔猪营养(包括水)、新环境及管理逐渐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不同猪场保育阶段管理的不同,这就使得猪场腹泻的严重程度不同或腹泻类型有所不同。
很多疾病涉及到多层次的生产链。从母猪获得的免疫力为保育阶段仔猪的健康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从母猪获得的免疫力低(母猪免疫力差或吸吮的初乳少),会增加仔猪腹写发病率保育猪的腹泻原因很多,30%是从哺乳阶段延续而来的,30%-50%是保育阶段感染的并逐新扩散直到育肥阶段。
一、断奶后仔猪腹泻的类型和原因
1、断奶后转移到保育舍后3-5天发生的腹泻。这种类型的腹泻与哺乳阶段是一样的类型。断奶过程是母奶和教槽料的交迭过程,交迭期间需要仔猪适应采食和消化,通常哺乳仔猪断奶前都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学会采食教槽料(断奶的当天每头仔猪应该能够采食80-120克教槽料),但有些仔猪断奶时还没有学会采食,因此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适应消化教槽料。粪便的质地类似于普通大肠杆菌性腹泻,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和丁壮素,饮水中添加柠檬酸和电解多维有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混合感染,发病率一般为5%-15%,死亡率低。
2、断奶后延续到10-12天发生腹泻,是因为断奶过程和环境不适合断奶仔猪所至。健康的断奶仔猪来自于没有病原体感染的哺乳仔猪,但是如果仔猪在断奶时健康状况不好,经常存断奶后发生腹泻。断奶时环境应该温暖(30℃),人们感到舒适的26摄氏度~28摄氏度的温度对仔猪来讲是不够的。断奶后仔猪饲养在新的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应激,如大群混合饲养,某些仔猪不能采食足够的饲料,饲养员也没有诱导仔猪更多地采食,过度寒冷和贼风寒颤,是仔猪的杀手,应激导致采食不正常,造成松软的腹泻,腹泻的时间若延长到10-12天,这将使部分仔猪变成僵猪。因此,严格的保温对第一及第二周的仔猪极为重要,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枝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组合,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及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的发生。
3、断奶后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严重腹泻。可见仔猪突然发病、严重水样腹泻、眼窝塌陷、肢体末端发绀,病猪无力站立。在正常猪场内母猪群内就存在强毒力的大肠杆菌,高度健康且第一胎母猪比例高的猪群,断奶后仔猪常暴发严重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是由于带有母源抗体和没有免疫力的仔猪混合的结果。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暴发性疾病时,必须迅速采取严格的治疗措施以阻止死亡和减轻临床症状。比较好的药物组合是饮水中添加抗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电解质,并增加教槽料中氧化锌的添加量3000ppm。
4、水肿病。水肿病是保育舍的一种最急性疾病,其症状表现为短期的痉挛和死亡前的昏迷。该病并不会造成大量的猪发病,但往往突然性病,外观健康的仔猪可在半天内死亡,死前可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只有新鲜的尸体可表现眼睑和面部的水肿,死亡后体表的水肿情况立即消失。但在死后剖检时可以发现胃壁大弯水肿,结肠膜呈胶冻样淡黄色液体,并将螺旋的结肠相互分开。这是由产毒素人肠杆菌菌株引起的。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的可疑病猪确切诊断后,对下一批猪的教槽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母猪饲料及乳猪料中增加维生素E、硒,初生仔猪注射补硒,仔猪断奶后饲料中添加药物组合:康舒秘+氟苯尼考+维生素E+硒预混剂,连用2周,对该病有较好预防作用。
5、保育猪的梭菌感染。通常表现带有粘掖的淡黄色腹泻,可以同时发现大量的猪感染,按大肠杆菌治疗时恢复缓慢,但当使用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注射治疗时,则恢复很快,这有助于区别诊断。部分猪的粪便可见淡黄色染血,但血量很少,往往不容易察觉,6―7周龄的猪常常表现灰色的腹泻。氨苄青霉素和抗敌素在同一针管中注射在梭菌感染时非常有效的。
6、污染的饮水(肠杆菌和原虫)。某些猪场缺水,从池塘中吸取浓度非常高的水用于冲冼猪栏,脏水含有大量细菌和原虫(小袋纤毛虫感染),常引起保育猪严重水样腹泻,死亡率非常高,而且对任何抗生素治疗几乎是无效。另外,有的猪场直接使用山溪水作饮水用,也多见寄生虫感染较严重。但使用清洁的饮水后,猪群这种腹泻问题很快大大减少。剩余的病猪的治疗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的药物组合:抗敌素环丙沙星-Qwixalud,并配合使用复方驱虫药进行驱虫。
7、教槽料的因素:大豆料含有的抗胰酶成分,鱼粉中有污染的过敏原。保育舍饲养员有时会提出这样的抱怨――保育舍仔猪大量腹泻,而抗生素治疗并不像以前那样有效。病猪表现疲劳、虚弱,以粪便中混合有未消化饲料为特征的水样腹泻。猪表现饥饿行为,喜怒无常地围绕料槽转去,但只吃一点点。难以置信的情景是几乎每一个猪栏料槽周围都有洒落的饲料,这些饲料是猪用鼻子拱出来的。用抗过敏的药物进行试验性治疗可以终止腹泻,随后更换豆粕和鱼粉的来源,病猪可以恢复正常。
猪断奶后肠道疾病症状(上)
发布时间:2011-07-23 来源:第一食品网
摘要:猪断奶后肠道疾病症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