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养猪户如何进行母猪的淘汰

发布时间:2011-07-02  来源:中国猪网
摘要:养猪户如何进行母猪的淘汰
随着规模养猪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提高,养猪户为了追求猪群生产的高效率,对猪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得基础猪群母猪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自然淘汰的比率相对减小,异常淘汰的比率相对增加。过高的猪群母猪淘汰率将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压力,增加种猪群和后备猪群的生产成本,同时对整个猪群生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养猪户应根据猪群的情况,在适当时机淘汰母猪才能因猪群繁殖力的提高而获利,尽量减少和避免因母猪淘汰带来的损失。

1优良母猪的标准

1.1体型

从两侧看,鼻子和下腭平直,全身无脓包;有弓腰,塌背的,或疝气的应淘汰,同时记录下耳刺号找出她的父母亲予以淘汰;有震颤表现的也不可作为种猪用;体型短小或奇怪的应淘汰。

1.2体重和日龄

可作种用的母猪体重应大于50kg,日龄相同但体重明显小于其它猪只并且发育不良的母猪应淘汰;同一批猪群的母猪体重差异应在10kg以内,日龄差异应在15d以内,同一批母猪的体重和日龄日龄越相近越好。

1.3奶头

后备种母猪理想的有效奶头数应为12个,最后一对奶头一般不记录在内,前3对奶头必须是良好的。

1.4腿

母猪腿部状况是影响母猪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优良母猪应是腿部结构无问题且结实有力。检查腿时,给猪一定的活动空间便于走动,从前后观察。有小而且柔软肿块,一般说来,经治愈后可消失,可以保留;若肿块坚硬,不可保留;关节部出现发炎脓肿的应淘汰。

1.5外部繁殖器官

无肛门猪只应淘汰;阴户太小,不易配种,即使能够配种也容易难产,应淘汰。

1.6耳

两个耳朵都有皱折或耳朵有感染的,不可留作母猪。

1.7尾

无咬尾症状,对咬尾猪只能选择被确认无感染症状的。

2母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两种情况

2.1自然淘汰

母猪群年龄和胎次结构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发挥猪群的最大生产性能。在一个组成较好的母猪群中,通常2胎以下的母猪所占的比例为30%,2~6胎的母猪所占比例为45%~55%,6胎以上的母猪所占的比例小于20%,8胎以上的母猪比例小于5%。生产中母猪的自然淘汰是保持猪群良好生产性能和遗传改良计划必不可少的部分,自然淘汰包括衰老淘汰和计划淘汰。衰老淘汰: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一般7―8年,难以维持正常生产性能的母猪,应予以淘汰。计划淘汰:由于生产计划的变更、引种、换种、疫病等因素,对原有生产性能较低或患有疾病的母猪群进行淘汰或处理。

2.2异常淘汰

生产中引起母猪异常淘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繁殖机能障碍、遗传缺陷、产科病、营养性疾病、肢蹄病等因素。

2.2.1后备母猪不发情:有些后备母猪已达到配种日龄和体重,但没有表现出性周期。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后备母猪生殖器官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胞素和促黄体素较少,使卵胞不能正常发育和成熟,导致母猪乏情,此类母猪可以用公猪试情的方式,促进其发情排卵,也可用激素诱导发情;后备母猪饲养过肥,可导致卵巢内脂肪浸润、卵胞上皮脂肪变性、卵胞萎缩,引起后备母猪不发情、不受孕,这类母猪应减少精饲料给量、加强运动,便可促使其发情。对于后备猪群中经处理后确实不能正常发情的个体,应予以淘汰。

2.2.2产后母猪不发情:有些母猪断奶后20d仍没有发情征状或发情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卵巢机能减弱,可用雌激素帮助恢复卵巢,使母猪正常发情;子宫内可能存在异物如淤血、胎衣、感染等,导致子宫炎症而不能正常发情,通过冲洗和消炎可使母猪正常发情;个别母猪在哺乳期内形成持久黄体而导致“假孕”,断乳后无任何发情征状,可用前列腺激素处理,促使母猪排出异物,消除黄体,使子宫对激素的刺激而引起发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母猪过肥、过瘦,使母猪不能按时恢复生殖的,这种情况应通过调整日粮结构,加强运动,使母猪恢复良好体况,便可正常发情配种。

2.2.3隐性发情:有些母猪,如长白猪的某些品系,由于发情征状不明显,无爬跨行为,阴户红肿不明显,粘液较少,外观几乎看不出发情,但母猪却正处在发情期,如果不进行查情和试情,极有可能导致漏配,对这类母猪,应根据断乳或上次发情时间记录,在拟定的发情时间内观察其微妙的变化,及时采用公猪试情、爬跨,争取适时配准。

2.2.4屡配不孕:母猪经过多次配种,每次配种后间隔18~25d后重新发情,其主要原因有:母猪生殖器官发炎,不能正常发情,可用青、链霉素进行消炎和冲洗子宫;对卵巢囊肿的母猪,虽有发情,但不排卵,此时可肌注黄体酮进行治疗,待下次发情就有可能配准;有些母猪由于感染了乙脑或细小病毒等,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或饲料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引起胚胎被母体吸收,导致母猪重新发情或长期乏情。

2.2.5异常分娩和死胎:母猪感染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流感等传染病会引起母猪流产,死胎,产前由于环境突变、管理条件恶劣、饲料中毒等原因也会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这种异常分娩的情况在一些猪场中时有发生。预防的方法是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管理,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后期要单圈或小群饲养,防止相互间的咬斗,并注意保证饲料的营养和品质。

2.2.6超期不产:有些母猪配种后,没有返情现象,也无妊娠迹象,甚至超过预产期也不分娩,其原因是母猪感染了病毒或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造成流产或死胎。木乃伊化的胚胎可造成持久黄体,使母体无法识别妊娠而处于“假孕”状态,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早确诊和处理,对假孕母猪要首先去除黄体,并结合使用催情药物,使母猪进入正常的繁殖状态,几次处理仍不能正常发情配种的个体应及早淘汰。

2.2.7低产母猪:有些处于生产高峰期的母猪,连续2~3胎产仔数较少,主要原因是本身性器官发育不全、卵巢机能较差、排卵数少,也可能因为妊娠前期饲养、营养、管理不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如果能够排除管理方面的因素,而确认是母猪本身的原因,这种母猪应予以淘汰。

2.2.8泌乳力差:有些母猪虽然产仔性能较好,但表现泌乳力差,不能正常哺育所产仔猪。主要原因有是母猪泌乳系统发育不全、泌乳能力不够,如果连续2~3胎都表现出泌乳力差,这种母猪就应淘汰。母猪妊娠期体况过瘦或过肥,造成泌乳量少或乳质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结构和采食量进行解决;经产母猪在上次断乳时,没有做好乳头的消毒和密封,使细菌或病原体侵入乳腺,形成乳房炎而丧失泌乳能力,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过渡断乳,搞好清洁卫生,做好乳房消毒工作来进行预防。

2.2.9异食癖:极少数母猪,母性差,有食仔恶癖,仔猪出生后,不能被很好地哺育,而且仔猪被挤死、压死的机率大大增加。虽然产仔数量不少,但育成率极低,在能排除饲料、疾病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后,这种由母体本身缺陷带来的生产率下降的个体,应予以淘汰。

2.2.10疾病母猪:在正常的生产管理中,少数青年母猪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的非传染性个体疾病,久治不愈,身体衰弱,已经失去进行正常生产繁殖的能力,在经过综合评定后,确认已无饲养价值的个体,应予以淘汰。生产中减少疾病繁殖损失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发现疾病,及早治疗,防止恶化。

2.2.11肢蹄病:主要表现为母猪四肢无力、后肢损伤、瘫痪及蹄病。母猪由于后肢无力或蹄部疾病,无法承受本身重量和公猪爬跨,而不能正常配种,尤其在高床限喂栏个体饲养和高床限喂栏分娩饲养的条件下,由于母猪缺少应有的自由运动,加上高床金属或塑料漏缝地板对蹄壳的磨损,使肢蹄病发病率升高,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导致母猪淘汰率的增加。肢蹄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生产上要确定病因、针对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