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目前农村生猪防疫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09-07-09 03:18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生猪防疫牵涉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也牵涉到市场供应,可以说生猪防疫是一个牵涉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及生猪高热病的流行,说到底仍是生猪防疫上出现许多旷日难补的漏洞,这也是多少年来农村畜禽防疫一直未能搞好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由来已
生猪防疫牵涉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也牵涉到市场供应,可以说生猪防疫是一个牵涉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及生猪高热病的流行,说到底仍是生猪防疫上出现许多旷日难补的漏洞,这也是多少年来农村畜禽防疫一直未能搞好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却未能引起重视,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过实地调查,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疫注射工作,但该项工作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却比较严重。因为这些问题,使得在许多地区,防疫针打了之后猪还照样发病;还有的地区防疫针打后应激反应严重,造成在防疫过程中养猪户不配合,甚至对疫苗效果表示怀疑,使这些地区防疫工作搞不下去。而这些问题若不能尽快得到解决,生猪防疫工作会在过去的低水平上依然如故,或将功亏一篑而以失败告终。经过实地调查,笔者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并提出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使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防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防疫队伍支离破碎,兽医人员短缺 由于生猪蓝耳病疫苗是免费下拨的,养殖户积极性很高。但目前多数地区兽医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只能将疫苗下发到乡镇农技中心,也有的将疫苗发到仅存的个别兽医手里。目前多数乡村无法组织起人力集中进行防疫注射,大多数情况是,由乡镇农技中心或仅存的个别兽医人员通知养猪大户将疫苗领回去自己给猪搞防疫注射。而散养户的猪则无人进行防疫,或由几户人家合起来领一瓶疫苗回去自己给猪搞防疫,相当大比例的散养猪依然处于漏防状态。
疫苗保管不当,注射到猪体内的疫苗可能已经失效 在对基层的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乡镇兽医(包括许多养猪大户)、乡镇农技中心主任将领回来的疫苗放在墙角的纸箱里,还有的就放在地上,他们认为灭活疫苗不需要冷藏,随便存放即可。更多发生的现象是,许多乡镇兽医早上将几瓶疫苗放在挎包里,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在30多度的气温里,一直用到晚上,如此打到猪身上的疫苗可能早已失效。他们认为,不用冷藏瓶对于灭活疫苗可能问题不大。
不按操作规程防疫注射,防疫效果差、应激反应大:
(1)乡镇兽医惯用一支包医百病的金属注射器,多在使用前用开水涮一下。许多人根本做不到打一头猪换一根针头,甚至连一户换一根针头也做不到。
(2)目前推广使用的猪蓝耳病油剂灭活疫苗,黏稠度大,很难注射,加上架子猪往往不老实,有时甚至10多秒钟都不能将4毫升疫苗推进猪体内。因此,时常造成推进猪体内的疫苗往往剂量不足。
(3)在无人配合保定或保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兽医(包括一些养猪大户)采用打飞针的办法,有的将疫苗打在猪背上或猪屁股上,多数将疫苗打在脂肪层里,由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
(4)更多的情况是,打防疫针时不仅不换针头,而且注射部位及针头不消毒。打针时,针头带着粪便、污物、分泌物打入猪体内。不仅导致应激反应大,甚至造成注射部位发炎、化脓。
农村生猪防疫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防疫队伍散兵游勇、人员素质低下 许多地方基层兽医站队已撤掉(大多在5年前的县乡机构改革中被撤消或撤并)多年,兽医队伍已基本上不存在。下岗的原镇兽医人员大多改行另谋生计,或成了走乡串户的江湖郎中。这些仍在吃兽医饭的游兵散勇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再加上多年未经培训,兽医业务水平早已跟不上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加上一部分人对下岗有不满情绪,大多抱着“以病养医”的思想,他们对打防疫针并不从内心重视。
监督管理工作与手段跟不上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用测抗体的办法来督查动物防疫工作,但许多地方尚未做到。而且测抗体并非尽善尽美的办法,因为处于野毒感染潜伏期的动物同样有很高的抗体滴度。因此,检测抗体必须与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制度结合起来,与平时的防疫检查结合起来,与一个地区的总发病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而要做好该项工作,无疑责任在市县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科技普及推广流于形式 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前提,目前不仅广大养猪户不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就连许多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同志也不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而许多地区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推广近年来成了一年一度的形式工作,大多在年头年尾搞搞送科技下乡的过场。农民渴望的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等科技知识和科学技术就是到不了农民的手中。
应对措施
加速基层兽医体制改革 兽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在县级,因为县级是一个地区兽医工作的指挥部,因此在所有的县,都必须有一个好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一个强有力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但就一个地区而言,兽医体制改革的关键则在乡镇。因为具体的畜牧生产、动物防疫、产地检疫、疾病诊治、新技术推广等诸项工作,都得靠基层(乡镇)兽医站去完成。所以,基层(乡镇)兽医站的组建,机构的体制性质,基层兽医人员的地位、待遇、聘用机制等诸方面必须解决好。也可以说基层兽医队伍组建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兽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加强基层兽医人员技术培训 从目前动物防疫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一个地区兽医体制改革完成与否,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都势在必行。因为这项原本是常规工作已经被搁置了五六年,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高的兽医人员,而目前在农村的大多数基层兽医却难以胜任。因此,目前市县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要再有任何等待和依赖思想,应抓紧对现有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动物防疫的新技术和新的操作规程,尽快适应农村动物防疫的形势需要。
科技普及推广要注重实效 目前,要特别注意一个地区农牧部门和科技推广部门各行其是,在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上相互不配合的错误做法。这两个部门都是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的主管部门,彼此都应该放下架子,紧密配合;应该常年深入农村,面向基层,把新的科学养殖技术送到每一个养猪大户和普通农民手中。同时,要特别注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一搞送科技下乡,就锣鼓喧天、车马成队的形式主义做法;把力气花在实效上,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把这种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并教会农民使用才行。
防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防疫队伍支离破碎,兽医人员短缺 由于生猪蓝耳病疫苗是免费下拨的,养殖户积极性很高。但目前多数地区兽医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只能将疫苗下发到乡镇农技中心,也有的将疫苗发到仅存的个别兽医手里。目前多数乡村无法组织起人力集中进行防疫注射,大多数情况是,由乡镇农技中心或仅存的个别兽医人员通知养猪大户将疫苗领回去自己给猪搞防疫注射。而散养户的猪则无人进行防疫,或由几户人家合起来领一瓶疫苗回去自己给猪搞防疫,相当大比例的散养猪依然处于漏防状态。
疫苗保管不当,注射到猪体内的疫苗可能已经失效 在对基层的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乡镇兽医(包括许多养猪大户)、乡镇农技中心主任将领回来的疫苗放在墙角的纸箱里,还有的就放在地上,他们认为灭活疫苗不需要冷藏,随便存放即可。更多发生的现象是,许多乡镇兽医早上将几瓶疫苗放在挎包里,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在30多度的气温里,一直用到晚上,如此打到猪身上的疫苗可能早已失效。他们认为,不用冷藏瓶对于灭活疫苗可能问题不大。
不按操作规程防疫注射,防疫效果差、应激反应大:
(1)乡镇兽医惯用一支包医百病的金属注射器,多在使用前用开水涮一下。许多人根本做不到打一头猪换一根针头,甚至连一户换一根针头也做不到。
(2)目前推广使用的猪蓝耳病油剂灭活疫苗,黏稠度大,很难注射,加上架子猪往往不老实,有时甚至10多秒钟都不能将4毫升疫苗推进猪体内。因此,时常造成推进猪体内的疫苗往往剂量不足。
(3)在无人配合保定或保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兽医(包括一些养猪大户)采用打飞针的办法,有的将疫苗打在猪背上或猪屁股上,多数将疫苗打在脂肪层里,由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
(4)更多的情况是,打防疫针时不仅不换针头,而且注射部位及针头不消毒。打针时,针头带着粪便、污物、分泌物打入猪体内。不仅导致应激反应大,甚至造成注射部位发炎、化脓。
农村生猪防疫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防疫队伍散兵游勇、人员素质低下 许多地方基层兽医站队已撤掉(大多在5年前的县乡机构改革中被撤消或撤并)多年,兽医队伍已基本上不存在。下岗的原镇兽医人员大多改行另谋生计,或成了走乡串户的江湖郎中。这些仍在吃兽医饭的游兵散勇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再加上多年未经培训,兽医业务水平早已跟不上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加上一部分人对下岗有不满情绪,大多抱着“以病养医”的思想,他们对打防疫针并不从内心重视。
监督管理工作与手段跟不上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用测抗体的办法来督查动物防疫工作,但许多地方尚未做到。而且测抗体并非尽善尽美的办法,因为处于野毒感染潜伏期的动物同样有很高的抗体滴度。因此,检测抗体必须与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制度结合起来,与平时的防疫检查结合起来,与一个地区的总发病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而要做好该项工作,无疑责任在市县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科技普及推广流于形式 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前提,目前不仅广大养猪户不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就连许多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同志也不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而许多地区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推广近年来成了一年一度的形式工作,大多在年头年尾搞搞送科技下乡的过场。农民渴望的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等科技知识和科学技术就是到不了农民的手中。
应对措施
加速基层兽医体制改革 兽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在县级,因为县级是一个地区兽医工作的指挥部,因此在所有的县,都必须有一个好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一个强有力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但就一个地区而言,兽医体制改革的关键则在乡镇。因为具体的畜牧生产、动物防疫、产地检疫、疾病诊治、新技术推广等诸项工作,都得靠基层(乡镇)兽医站去完成。所以,基层(乡镇)兽医站的组建,机构的体制性质,基层兽医人员的地位、待遇、聘用机制等诸方面必须解决好。也可以说基层兽医队伍组建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兽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加强基层兽医人员技术培训 从目前动物防疫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一个地区兽医体制改革完成与否,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都势在必行。因为这项原本是常规工作已经被搁置了五六年,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高的兽医人员,而目前在农村的大多数基层兽医却难以胜任。因此,目前市县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要再有任何等待和依赖思想,应抓紧对现有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动物防疫的新技术和新的操作规程,尽快适应农村动物防疫的形势需要。
科技普及推广要注重实效 目前,要特别注意一个地区农牧部门和科技推广部门各行其是,在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上相互不配合的错误做法。这两个部门都是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的主管部门,彼此都应该放下架子,紧密配合;应该常年深入农村,面向基层,把新的科学养殖技术送到每一个养猪大户和普通农民手中。同时,要特别注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一搞送科技下乡,就锣鼓喧天、车马成队的形式主义做法;把力气花在实效上,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把这种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并教会农民使用才行。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乳猪护理要点
- 2.协会加农户发展生猪养殖效果好
- 3.养猪直线育肥的饲养管理技术
- 4.浅谈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 5.降低养猪应激应注意十个方面
- 6.公猪增重速度的预测
- 7.目前农村生猪防疫应注意的问题
- 8.4311乳猪预混料
- 9.暖室养猪的优点
- 10.冬季养猪的温度调节
- 11.瘦肉型猪生长的特点
- 12.瘦肉型猪苗养殖要点
- 13.搞好猪疫苗接种的对策
- 14.水质对养猪的影响
- 15.猪精子的获能和顶体反应
- 16.养猪妙用廉价的添加剂
- 17.乳猪早期断奶及其配套管理技术要点
- 18.养猪户使用抗生素的十个误区
- 19.乳猪保育慎用塑料薄膜
- 20.养猪选种的讲究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梁淑英巧念仔猪繁育致富经
- 2.孙凤霞:勤劳闯出致富路
- 3.从“农民工”到“养猪倌”
- 4.金翠兰的“致富梦”
- 5.大学生毕业养猪种菜初尝创
- 6.刘杰:一位23岁青年的致富
- 7.母猪养殖助他走上致富路
- 8.青春坚韧无畏 大学生猪倌
- 9.养猪大户周志斌的“经营之
- 10.孙小兵:养猪圆了致富梦
- 11.绿色生态养猪 下岗职工夫
- 12.深山养野猪 农民新的致富
- 13.cctv致富经:4斤猪毛卖上一
- 14.废料养野猪竟能赚大钱
- 15.野猪带来富裕路
- 16.老知青回村当起“野猪倌儿
- 17.赶着迪卡猪奔向富裕路
- 18.张元成豆渣发酵喂猪 变废
- 19.熊春庚回乡创业能致富事迹
- 20.“双学双比”女能手--孔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