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集约化养猪疾病发生的一般特点及应对措施
时间:2009-06-30 20:1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1集约化养猪的五大要素 1.1种猪资源是养猪生产机器、办场的基
1 集约化养猪的五大要素
1.1 种猪资源 是养猪生产机器、办场的基础。种猪一般都要经过选育-引种-培育(再选育)三个阶段。培育出的种猪必须具备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后代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优良品种,猪场应避免一切遗传疾病。
1.2 圈舍和设备 是养猪的生产车间,为种猪和生猪生产创造一个理想的生存、生活、生长的环境。它有利于遗传潜力发挥最大化。猪场强调布局要合理,建筑要科学,设备要经济实惠。
1.3 营养 是养猪生产的原料,主要是用来满足种猪和生猪生产的需要。猪的饲料讲求全价、平衡、经济。猪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饲料不好疾病增多。
1.4 猪场保健 猪场提倡安全生产。疾病是养猪成功与否的关键,疾病一旦流行将会造成巨大损失,猪场保健可以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所以要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5 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个全面、综合、系统的工作,必须贯彻到猪场的每一个环节。它包含着人、财、物及"产"、"供"、"销"的各个方面。只有管理科学化、程序化,效益才能最大化。
2 疾病发生的一般特点
2.1 老的疾病症状不断改变,新的疾病症状又不断出现原来的内科病、外科病、寄生虫病在各猪场时有发生。尤其是温和型猪瘟、伪狂犬病、喘气病、蓝耳病、猪萎缩性鼻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还相当严重。初步统计,目前有80多种疾病时刻都威胁着或直接危害着各大猪场,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国内外引种的频繁,一些新的疾病大量出现并迅速蔓延,像细小病毒、猪假性伪狂犬病、子宫内膜炎及无乳综合症等等。又因对这些疾病常常预防监控不力,严重困扰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2.2 疾病症状逐渐由典型变成非典型 比如温和型猪瘟临床表现体温略高,死亡率低,零星发生,形成僵猪为主要特征。解剖时出血症状也不明显,多呈混合感染。有的小猪出现神经症状,母猪偶见流产或死胎,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2.3 各种传染病多呈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 一种疾病出现,病畜体内可分离出多种细菌、病毒。预示着多种传染病同时发生。如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出现,往往有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慢性猪瘟等多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所致。像猪瘟与副伤寒、气喘病与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常常能引起猪大量死亡。
2.4 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 集约化猪场养殖规模大、密度高、传播速度快,疾病威胁严重,一旦发生很难控制。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具备对猪群有群防群控能力。
2.5 条件性疾病增多 规模化猪场除有其他疾病外,营养、环境、管理等方面也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不可忽视。例如:腹泻,肢蹄病,链球菌及猝死症等等。
3 猪病防治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由于集约化猪场有以上几个特点,所以仅仅用预防接种的办法来控制:疾病,必然会导致疾病的流行和经营的失败。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在严格隔离消毒条件下,一方面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去创造一个猪群无病原体的"生物安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猪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抓好。
3.1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改变原来的被动治疗变现在的主动预防。如引种时的检疫、隔离、消毒;猪场疾病的化验与预测;疫苗的注射和自家苗的使用;药物预防等等都是将疾病拒之门外的有效办法。
3.2 兽医必须转变观念 现代化养猪必须树立兽医新观念。兽医除了对常见疾病进行治疗外,还必须经常对猪群临床症状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形成最佳、最可信的详细资料,再根据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去排除猪场一些慢性病和亚临床症状疾病,保证猪群健康,达到预期的生长性能。传统的治疗兽医将变成防疫兽医,再发展成现在的保健兽医。只有这样,才能在猪病防控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3 合理布局、完善设施及严格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基础猪场选址一般要求地势高,远离主干道,通风向阳,水质好,排污治污方便的地方。现代化养猪往往通过改善养猪设备来控制或减少疾病。如漏粪地板和护仔栏的使用;小单元的全进全出;通风系统及温控设备等等。即使是小猪场也不可忽视隔离墙、隔离沟、消毒池和排污道的建设。经常开展常规的消毒,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来减少疾病的感染机会,进一步促进猪群健康。常见空圈舍消毒程序:空圈-清理杂物-高压水枪冲洗-消毒-3小时后清理污垢死角-清水彻底冲洗-晾干-熏蒸消毒-晾干-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消毒-晾干-进猪。
3.4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条件 全价平衡的营养是保证猪群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饲养环境有利于猪群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科学程序化的管理使猪群生产性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相反,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管理不善,再加上各种强应激都能降低猪群的抗感染能力或者引起猪群疾病加重。即便是很健康、免疫能力很强的猪群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很难避免疾病的发生。另外及时淘汰无价值的个体,对减少疾病非常重要。
5 疾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经常对一些常见病进行及时治疗,通过预防、净化,保证猪群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若不慎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封闭-隔离-每天消毒-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病畜的对症治疗-采样送检确诊-紧急预防接种-采取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总之,要做到行动迅速,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3.6 疫病监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只有对本场所有猪的健康状况、免疫水平以及原发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制定免疫程序、防控措施和净化方案。
猪场应建立如下疾病监测制度:
3.6.1 对后备猪进行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脑、猪瘟疫苗注射及注射1~3周后抽血化验工作。进行血清学检测,监测猪群健康状态和免疫效果。
3.6.2 对乳猪、断奶猪和其他各猪群,应做好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监测工作,以便能随时掌握猪群免疫状况和接种效果。对血清监测的结果,应根据监测样品多少、监测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猪群的临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或补免。
3.6.3 定期监测蓝耳病、李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萎鼻、气喘病、猪痢疾、链球菌病。
3.6.4 做好猪群驱虫前、后的化验监测工作,特别是监测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寄生病的有无、存在的程度。
总之,引起猪场疾病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注意到生产中的各种细节,职工能积极主动配合,疾病防治工作才能做好,猪场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1.1 种猪资源 是养猪生产机器、办场的基础。种猪一般都要经过选育-引种-培育(再选育)三个阶段。培育出的种猪必须具备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后代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优良品种,猪场应避免一切遗传疾病。
1.2 圈舍和设备 是养猪的生产车间,为种猪和生猪生产创造一个理想的生存、生活、生长的环境。它有利于遗传潜力发挥最大化。猪场强调布局要合理,建筑要科学,设备要经济实惠。
1.3 营养 是养猪生产的原料,主要是用来满足种猪和生猪生产的需要。猪的饲料讲求全价、平衡、经济。猪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饲料不好疾病增多。
1.4 猪场保健 猪场提倡安全生产。疾病是养猪成功与否的关键,疾病一旦流行将会造成巨大损失,猪场保健可以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所以要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5 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个全面、综合、系统的工作,必须贯彻到猪场的每一个环节。它包含着人、财、物及"产"、"供"、"销"的各个方面。只有管理科学化、程序化,效益才能最大化。
2 疾病发生的一般特点
2.1 老的疾病症状不断改变,新的疾病症状又不断出现原来的内科病、外科病、寄生虫病在各猪场时有发生。尤其是温和型猪瘟、伪狂犬病、喘气病、蓝耳病、猪萎缩性鼻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还相当严重。初步统计,目前有80多种疾病时刻都威胁着或直接危害着各大猪场,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国内外引种的频繁,一些新的疾病大量出现并迅速蔓延,像细小病毒、猪假性伪狂犬病、子宫内膜炎及无乳综合症等等。又因对这些疾病常常预防监控不力,严重困扰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2.2 疾病症状逐渐由典型变成非典型 比如温和型猪瘟临床表现体温略高,死亡率低,零星发生,形成僵猪为主要特征。解剖时出血症状也不明显,多呈混合感染。有的小猪出现神经症状,母猪偶见流产或死胎,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2.3 各种传染病多呈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 一种疾病出现,病畜体内可分离出多种细菌、病毒。预示着多种传染病同时发生。如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出现,往往有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慢性猪瘟等多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所致。像猪瘟与副伤寒、气喘病与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常常能引起猪大量死亡。
2.4 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 集约化猪场养殖规模大、密度高、传播速度快,疾病威胁严重,一旦发生很难控制。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具备对猪群有群防群控能力。
2.5 条件性疾病增多 规模化猪场除有其他疾病外,营养、环境、管理等方面也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不可忽视。例如:腹泻,肢蹄病,链球菌及猝死症等等。
3 猪病防治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由于集约化猪场有以上几个特点,所以仅仅用预防接种的办法来控制:疾病,必然会导致疾病的流行和经营的失败。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在严格隔离消毒条件下,一方面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去创造一个猪群无病原体的"生物安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猪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抓好。
3.1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改变原来的被动治疗变现在的主动预防。如引种时的检疫、隔离、消毒;猪场疾病的化验与预测;疫苗的注射和自家苗的使用;药物预防等等都是将疾病拒之门外的有效办法。
3.2 兽医必须转变观念 现代化养猪必须树立兽医新观念。兽医除了对常见疾病进行治疗外,还必须经常对猪群临床症状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形成最佳、最可信的详细资料,再根据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去排除猪场一些慢性病和亚临床症状疾病,保证猪群健康,达到预期的生长性能。传统的治疗兽医将变成防疫兽医,再发展成现在的保健兽医。只有这样,才能在猪病防控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3 合理布局、完善设施及严格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基础猪场选址一般要求地势高,远离主干道,通风向阳,水质好,排污治污方便的地方。现代化养猪往往通过改善养猪设备来控制或减少疾病。如漏粪地板和护仔栏的使用;小单元的全进全出;通风系统及温控设备等等。即使是小猪场也不可忽视隔离墙、隔离沟、消毒池和排污道的建设。经常开展常规的消毒,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来减少疾病的感染机会,进一步促进猪群健康。常见空圈舍消毒程序:空圈-清理杂物-高压水枪冲洗-消毒-3小时后清理污垢死角-清水彻底冲洗-晾干-熏蒸消毒-晾干-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消毒-晾干-进猪。
3.4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条件 全价平衡的营养是保证猪群发挥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饲养环境有利于猪群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科学程序化的管理使猪群生产性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相反,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管理不善,再加上各种强应激都能降低猪群的抗感染能力或者引起猪群疾病加重。即便是很健康、免疫能力很强的猪群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很难避免疾病的发生。另外及时淘汰无价值的个体,对减少疾病非常重要。
5 疾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经常对一些常见病进行及时治疗,通过预防、净化,保证猪群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若不慎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封闭-隔离-每天消毒-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病畜的对症治疗-采样送检确诊-紧急预防接种-采取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总之,要做到行动迅速,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3.6 疫病监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只有对本场所有猪的健康状况、免疫水平以及原发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制定免疫程序、防控措施和净化方案。
猪场应建立如下疾病监测制度:
3.6.1 对后备猪进行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脑、猪瘟疫苗注射及注射1~3周后抽血化验工作。进行血清学检测,监测猪群健康状态和免疫效果。
3.6.2 对乳猪、断奶猪和其他各猪群,应做好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监测工作,以便能随时掌握猪群免疫状况和接种效果。对血清监测的结果,应根据监测样品多少、监测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猪群的临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或补免。
3.6.3 定期监测蓝耳病、李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萎鼻、气喘病、猪痢疾、链球菌病。
3.6.4 做好猪群驱虫前、后的化验监测工作,特别是监测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寄生病的有无、存在的程度。
总之,引起猪场疾病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注意到生产中的各种细节,职工能积极主动配合,疾病防治工作才能做好,猪场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猪链球菌病防治要点
- 2.猪免疫程序
- 3.规模猪场冬季呼吸道病的综合防制
- 4.猪弓形体病的防治措施
- 5.猪传染病防治技术猪水肿病
- 6.发热病猪的治疗
- 7.一起以蓝耳为主症的猪弓形体病的诊疗
- 8.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 9.猪口蹄疫的诊断
- 10.猪附红细肥体病的防治
- 11.猪口蹄疫诊断要点
- 12.如何预防猪皮肤病?
- 13.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因素诊断与防治
- 14.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 15.慢性猪瘟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 16.急性猪瘟的诊与治
- 17.猪小袋纤毛虫病
- 18.用土霉素碱来对猪喘气病的临床预防试验
- 19.猪常见内科病酒糟中毒
- 20.猪呼吸道病综合症的思考与探讨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cctv致富经:4斤猪毛卖上一
- 2.废料养野猪竟能赚大钱
- 3.野猪带来富裕路
- 4.老知青回村当起“野猪倌儿
- 5.赶着迪卡猪奔向富裕路
- 6.张元成豆渣发酵喂猪 变废
- 7.熊春庚回乡创业能致富事迹
- 8.“双学双比”女能手--孔
- 9.曹六定的致富经
- 10.“猪司令”--李俊斌
- 11.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12.女致富带头人孙秀华
- 13.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14.养猪致富带头人:焦玉枝
- 15.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6.“猪倌”周奎走上科学养猪
- 17.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8.姜召民依靠科学养猪搭上致
- 19.焦玉枝:养猪致富带头人
- 20.王永军:"空调"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