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情况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养猪大户杨某,抓住本地区能繁母猪偏少、市场苗猪供不应求的机会,于2004年5月18日,从外地苗猪市场一次购进平均体重8千克仔猪317头(绝大多数为30~40日龄刚断奶猪),准备经过5~7个星期的暂养后,在本地市场出售。结果到家第3天,发现死猪1头,病猪10多头,经用恩诺沙星等药物注射治疗后,有数头好转,多数死亡;同时,全群陆续有猪发病,近半数猪拉黄色稀便,至第15天,死亡84头。全群发病后经县兽医站派人诊治,诊断为仔猪副伤寒并发猪瘟。虽经采取全群紧急预防接种猪瘟疫苗,部分猪注射猪瘟高免血清,全群服用抗菌素药物等措施,仍然死亡298头,死亡率高达94%,末死亡猪形成僵猪,失去育肥价值,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有的高达41.2℃。眼有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着,用手扒开,才能睁眼,有的变成瞎眼。病猪食欲减退或不食,拉黄色糊状稀粪,极度消瘦,衰竭,走路不稳。耳朵、胸腹下皮肤出现紫色出血斑,部分猪皮肤坏死、湿疹、脱皮,有黄色渗出液流出,少数猪呕吐,病程2~5天,病猪体温39.8℃~41.2℃。
3 剖检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5头,最王要病变在淋巴结,腹股沟、肺门、肝门、脾门和肠系膜淋巴结外观颜色从深紫色到紫红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边缘有紫黑色的突起,肾脏包膜外即可见到密集的点状出血,心包积少量淡黄色液体,心脏冠状沟和心耳出血,心内外膜出血,肺点状出血,肝肿有灰黄色坏死灶,膀胱黏膜出血,喉头会咽软骨出血,十二指肠严重出血,肠内容物为红色糊状物,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回肠、盲肠有明显的溃疡斑,肠壁增厚,黏膜上覆盖糠麸样物,刮开可见溃疡灶,胃底部黏膜严重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 采取急性死亡病例的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明显的革兰氏阴性红色小杆菌;以无菌操作取上述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组织,接种于SS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置37℃培养箱培养24小时,可见有五色透明或半透明、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光滑、较扁平菌落,时间稍长后,培养基中心变黑,挑起可疑菌落进行生化试验,证实分离到沙门氏菌。
4.2 兔体交叉免疫试验。采取病死猪脾组织研磨,制成1∶10灭菌生理盐水悬液,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毫升,放4℃冰箱过夜备用。取健康家兔4只(体重两千克左右)分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家兔每只肌肉注射脾组织混悬上清液3毫升,观察7天后,再与未注射病料上清液的对照组兔一起,每只静脉注射1∶10稀释的猪瘟弱毒疫苗1毫升,接种后24小时后开始测温,6小时一次,连测72小时。结果表明,接种脾组织病料的家兔体温不升高,而对照兔体温均升到41℃~41.5℃,并持续48小时,从而证明接种的脾组织病料含有猪瘟病毒。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仔猪副伤寒和猪瘟病混合感染。
5 防制
5.1 紧急预防接种,全群紧急预防注射猪瘟弱毒疫苗,每头5头份。
5.2 病死猪深埋,场地、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扫,并用杀毒霸消毒。
5.3 部分病猪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
虽采取上述措施,但效果不佳,从购进到死亡停止,经历约45天,未死亡猪全部成为僵猪,基本上全军覆没。
6 讨论
6.1 杨某承包的猪场圈舍是育肥猪圈,食槽、水槽又大又深,仔猪在食槽边够不到槽内的食物和饮水,只有爬进槽内才能吃食喝水,一头猪生病,粪尿污染饲料和饮水,全圈都发病。
6.2 购进猪大多为刚断奶仔猪,处于应激状态下,又经长途运输,受疲劳、饥饿等影响,体质下降,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病。
6.3 防疫不及时。该猪场当年曾发生过猪瘟,虽经消毒,仍可能存在猪瘟强毒。购进的苗猪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猪瘟苗防疫,但因部分猪生病,拖到两周后才防疫,此时,猪群已感染了猪瘟强毒,虽经紧急接种,因仔猪太小、抵抗力差,造成大批死亡。
购进仔猪暴发副伤寒并发猪瘟的诊治
发布时间:2009-06-29 来源:
摘要:1发病情况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养猪大户杨某,抓住本地区能繁母猪偏少、市场苗猪供不应求的机会,于2004年5月18日,从外地苗猪市场一次购进平均体重8千克仔猪317头(绝大多数为30~40日龄刚断奶猪),准备经过5~7个星期的暂养后,在本地市场出售。结果到家第3天,发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