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哺乳仔猪疥癣病的治疗

发布时间:2009-06-29  来源:
摘要:疥癣病俗称疥疤,是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
    疥癣病俗称疥疤,是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虫体从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期约10天左右,生长期较长。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病猪的皮肤、周围的环境均隐藏有虫体,反复性比较强。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现就一例哺乳仔猪疥癣病进行如下报道:

    1 发病情况

    2004年9月18日,唐山某镇一养猪户1窝30日龄的12头哺乳仔猪先后出现皮肤干裂、体格消瘦等病态症状,当地兽医诊断为湿疹性皮炎,同时使用青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个别猪症状加剧,9月22日死亡2头。后经笔者诊断为疥癣病,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其余仔猪经10~15天治疗后逐渐痊愈。

    2 临床症状

    病初仔猪头部特别是眼、耳周围出现结节,后出现水泡,但不影响吮乳。4~5天后患猪的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水泡破溃脱毛,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衰弱。病变处形成灰黑色痂皮,并开始向背部扩散。触诊皮肤粗糙增厚,犹如盔甲一般。有的呈现脱水症状,逐渐消瘦,发育停滞,终因体虚衰竭而亡。母猪无任何异常。

    3 实验室诊断

    刮取患部与健康皮肤交接处的皮屑放入试管内,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小时,离心沉淀,取沉渣低倍镜检。发现黄白色椭圆型的卵及圆球形、背部带有刚毛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疥癣虫体。

    如不具备实验室条件,可采取以下的简易诊断方法:用手术刀蘸取机油少许,在患部将痂皮刮去,刮至破溃出血时止。将刮下的皮屑放在一块事先用蜡熏黑的玻璃上,再将玻璃的一角放在蜡上烧。可以看到玻璃上有白点在蠕动,随加热的延长蠕动加剧,这证明有虫体存在。

    4 治疗

    4.1 将病猪隔离,然后对被病猪污染的圈舍及周围环境用3%的克辽林或双甲脒乳油进行消毒,5天后重复消毒1次。

    4.2 1%的伊维菌素0.3mL/kg一次皮下注射,隔5天后重复注射1次。

    4.3 1%的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患部,见效很快。由于敌百虫溶液的毒性较强,如大面积涂擦易造成仔猪中毒,应慎用。

    4.4 蛇床子、花椒各40s,枯矾75g,硫磺50g,雄黄25g,共捣细末,调植物油涂擦患部。

    5 小结

    疥癣一旦发生后,必须对患畜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使疫情得到控制,从而减少损失。诊断此病还须与湿疹、秃毛癣、毛虱等相鉴别(湿疹:在温暖的圈舍中痒觉并不加剧,皮屑内无螨;秃毛癣:患部界限明显,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有疏松干燥易剥离的浅灰色痂皮,剥离后皮肤光滑,无痒觉,病料检查有真菌孢子和菌丝;毛虱:皮肤正常不增厚,不起皱,不变硬,患部可发现吸血虱或毛虱,病料中无螨。敌百虫治疗疥癣疗效确切,但由于毒性较大,大面积涂擦易造成仔猪中毒,应分部位进行。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