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需注意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
时间:2009-06-25 23:59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四川省某猪场于2004年3~4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
四川省某猪场于2004年3~4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将此次疫情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有大小猪只1700多头,品种为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群自2004年3月12日开始发病,发病的多为体重50kg以上的肥猪和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及体重40kg以下的猪不发病。
2 临床表现
此次疫情以急性发病为主,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初期便秘,后期排暗红色液状粪便。病猪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行动迟缓,呼吸闲难、咳嗽、气喘,眼结膜潮红,分泌物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全身肌肉发颤,站立不稳,后躯摇摆。病猪死前体温下降,前后肢作游泳状摆动,大多数发病公猪的包皮积尿,挤压后排出灰白色腥臭脓汁。病程稍长的猪由于废食,体质逐渐瘦弱,最终衰竭死亡。
3 病理剖检
共削检19头病死猪,病理变化大致相同。病猪犬齿和门齿两旁呈对称性溃疡,两耳、四肢下端、胸、背、腹部和尾部呈玫瑰红色,剖开后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结多数肿大,呈暗红色,周边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脾呈暗红色,脾脏边缘有红色颗粒状凸起,并有蚕豆大小的三角形梗死灶,呈锯齿状突出于脾表面;胆囊充盈,胆汁黏稠呈墨绿色,胆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弥漫性出血点;肾脏稍肿大,肾脏表面有芝麻粒大小的出血点,切开肾脏,可见肾皮质和肾乳头出血;心包积液,心脏质地柔软,心外膜表面有黄色胶冻状物质环绕心脏,冠状沟两旁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潮红,气管内充满血红色泡沫,喉头软骨处有条纹状出血;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有“肉”样病变,切开肺脏流出白色黏稠的脓汁;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呈暗紫红色,肿大,切面外翻,周边出血;胃的底部黏膜大面积瘀血或出血,黏膜易脱落;大、小肠肠壁变薄,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黏膜广泛充血或出血,回盲瓣有钮扣状溃疡,有的表面形成黑色结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膀胱黏膜有弥漫性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 直接涂片
取病猪的肺、肝、脾、淋巴结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双排列,间或3~4个菌体相连呈短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与单个、成双或成堆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与观察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肺脏、淋巴结、脾和关节液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皿和普通肉汤中,置37℃下培养24小时,培养基均有细菌生长。肉汤培养基变浑浊,管底有沉淀,有白色菌膜生成,普通肉汤上层约1cm处出现蓝绿色荧光色素。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2种不同的菌落。一种菌落为生长良好、光滑、湿润、微隆起、边缘整齐或呈波状的中等大小的菌落,能产生蓝绿色荧光色素,使培养基变成绿色,培养物有特殊的芳香味。挑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常单个或成双排列。另一种菌落生长不良,偶见零散、呈灰白色、半透明状、光滑的细小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细小球菌,常单个或3~4个连成短链。再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一种密布均匀、表面光滑、呈针尖大小、半透明、不溶血的菌落。挑取该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链球菌,多数单个或3~4个连成短链。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一种光滑、湿润、微隆、边缘整齐或呈波浪状的中等大小的灰白色菌落,能产生蓝绿色荧光色素,使培养基变成绿色。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常单个或成双排列。
4.3 生化试验
取上述2种典型菌落经2次纯化后的纯培养物做生化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生化试验结果与兽疫链球菌的生化特点相符,革兰氏阴性菌的生化特点与绿脓杆菌的生化特点相符。所以此革兰氏阳性菌为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为绿脓杆菌。
4.4 动物接种试验
取这2种不同细菌的肉汤纯培养物0.2mL分别腹腔接种3只小鼠,同时设3只作对照。接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小鼠于接种后6小时内全部死亡,接种革兰氏阳性菌的小鼠于接种后72小时内死亡1只。而对照鼠正常。剖检发现死亡的小鼠呈败血症变化,并从小鼠脏器中分离到与病死猪体内相同的细菌。
4.5 药敏试验
将2种细菌分别作药敏试验,该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丁胺卡那霉素、痢特灵和头孢拉定高敏,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中敏,对链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新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壮观霉素、磺胺嘧啶等低敏;该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高敏,对强力霉素、氧氟沙星中敏,对青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痢特灵、头孢拉定、四环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和磺胺嘧啶等低敏。
5 防治
及时隔离病猪,深埋或焚烧病死猪,加强环境消毒,尽量减少污染面积。对疑似健康的猪群加倍剂量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采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6 小结和讨论
6.1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鉴定,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由于病原的多样性,使该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表现得非常复杂。确诊之后建议畜主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同时采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1周回访,疫情得到控制,猪场恢复正常,这说明此次疫情诊断是正确的。
6.2 该猪场虽然采用超前免疫,45日龄再次加倍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还是发生了猪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3月份连绵多雨,气候潮湿,是造成此次发病的外部条件之一;②猪场的饮用水是从猪场排放污水的池塘中抽取上来的,未经任何消毒处理;③猪舍的建设不合要求,大小猪舍之间相隔不到5m,且发病猪隔离不严,消毒不彻底。
6.3 所分离链球菌的培养物对小鼠的致病力弱,而直接用病料如关节液接种小鼠则毒力较强,这可能是因为链球菌经过人工培养,毒力减弱的缘故。该猪场曾多次发生过猪链球菌病,但由于该畜主刚接管猪场,对猪场病史不清而未接种猪链球菌疫苗。因此凡有链球菌流行史的地区,必须接种猪链球菌疫苗。
6.4 猪支原体病在正常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此病与链球菌、猪瘟病毒等并发感染时,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有大小猪只1700多头,品种为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群自2004年3月12日开始发病,发病的多为体重50kg以上的肥猪和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及体重40kg以下的猪不发病。
2 临床表现
此次疫情以急性发病为主,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初期便秘,后期排暗红色液状粪便。病猪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行动迟缓,呼吸闲难、咳嗽、气喘,眼结膜潮红,分泌物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全身肌肉发颤,站立不稳,后躯摇摆。病猪死前体温下降,前后肢作游泳状摆动,大多数发病公猪的包皮积尿,挤压后排出灰白色腥臭脓汁。病程稍长的猪由于废食,体质逐渐瘦弱,最终衰竭死亡。
3 病理剖检
共削检19头病死猪,病理变化大致相同。病猪犬齿和门齿两旁呈对称性溃疡,两耳、四肢下端、胸、背、腹部和尾部呈玫瑰红色,剖开后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结多数肿大,呈暗红色,周边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脾呈暗红色,脾脏边缘有红色颗粒状凸起,并有蚕豆大小的三角形梗死灶,呈锯齿状突出于脾表面;胆囊充盈,胆汁黏稠呈墨绿色,胆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弥漫性出血点;肾脏稍肿大,肾脏表面有芝麻粒大小的出血点,切开肾脏,可见肾皮质和肾乳头出血;心包积液,心脏质地柔软,心外膜表面有黄色胶冻状物质环绕心脏,冠状沟两旁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潮红,气管内充满血红色泡沫,喉头软骨处有条纹状出血;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有“肉”样病变,切开肺脏流出白色黏稠的脓汁;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呈暗紫红色,肿大,切面外翻,周边出血;胃的底部黏膜大面积瘀血或出血,黏膜易脱落;大、小肠肠壁变薄,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黏膜广泛充血或出血,回盲瓣有钮扣状溃疡,有的表面形成黑色结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膀胱黏膜有弥漫性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 直接涂片
取病猪的肺、肝、脾、淋巴结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双排列,间或3~4个菌体相连呈短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与单个、成双或成堆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与观察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肺脏、淋巴结、脾和关节液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皿和普通肉汤中,置37℃下培养24小时,培养基均有细菌生长。肉汤培养基变浑浊,管底有沉淀,有白色菌膜生成,普通肉汤上层约1cm处出现蓝绿色荧光色素。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2种不同的菌落。一种菌落为生长良好、光滑、湿润、微隆起、边缘整齐或呈波状的中等大小的菌落,能产生蓝绿色荧光色素,使培养基变成绿色,培养物有特殊的芳香味。挑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常单个或成双排列。另一种菌落生长不良,偶见零散、呈灰白色、半透明状、光滑的细小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细小球菌,常单个或3~4个连成短链。再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一种密布均匀、表面光滑、呈针尖大小、半透明、不溶血的菌落。挑取该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链球菌,多数单个或3~4个连成短链。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一种光滑、湿润、微隆、边缘整齐或呈波浪状的中等大小的灰白色菌落,能产生蓝绿色荧光色素,使培养基变成绿色。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常单个或成双排列。
4.3 生化试验
取上述2种典型菌落经2次纯化后的纯培养物做生化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生化试验结果与兽疫链球菌的生化特点相符,革兰氏阴性菌的生化特点与绿脓杆菌的生化特点相符。所以此革兰氏阳性菌为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为绿脓杆菌。
4.4 动物接种试验
取这2种不同细菌的肉汤纯培养物0.2mL分别腹腔接种3只小鼠,同时设3只作对照。接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小鼠于接种后6小时内全部死亡,接种革兰氏阳性菌的小鼠于接种后72小时内死亡1只。而对照鼠正常。剖检发现死亡的小鼠呈败血症变化,并从小鼠脏器中分离到与病死猪体内相同的细菌。
4.5 药敏试验
将2种细菌分别作药敏试验,该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丁胺卡那霉素、痢特灵和头孢拉定高敏,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中敏,对链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新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壮观霉素、磺胺嘧啶等低敏;该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高敏,对强力霉素、氧氟沙星中敏,对青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痢特灵、头孢拉定、四环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和磺胺嘧啶等低敏。
5 防治
及时隔离病猪,深埋或焚烧病死猪,加强环境消毒,尽量减少污染面积。对疑似健康的猪群加倍剂量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采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6 小结和讨论
6.1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鉴定,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由于病原的多样性,使该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表现得非常复杂。确诊之后建议畜主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同时采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1周回访,疫情得到控制,猪场恢复正常,这说明此次疫情诊断是正确的。
6.2 该猪场虽然采用超前免疫,45日龄再次加倍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还是发生了猪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3月份连绵多雨,气候潮湿,是造成此次发病的外部条件之一;②猪场的饮用水是从猪场排放污水的池塘中抽取上来的,未经任何消毒处理;③猪舍的建设不合要求,大小猪舍之间相隔不到5m,且发病猪隔离不严,消毒不彻底。
6.3 所分离链球菌的培养物对小鼠的致病力弱,而直接用病料如关节液接种小鼠则毒力较强,这可能是因为链球菌经过人工培养,毒力减弱的缘故。该猪场曾多次发生过猪链球菌病,但由于该畜主刚接管猪场,对猪场病史不清而未接种猪链球菌疫苗。因此凡有链球菌流行史的地区,必须接种猪链球菌疫苗。
6.4 猪支原体病在正常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此病与链球菌、猪瘟病毒等并发感染时,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针对猪蛔虫病的有效控制和防制措施
- 2.初生乳猪“不吃乳”症的诊治
- 3.猪外科病猪蹄叶炎
- 4.猪在不同饲养阶段的发病状况
- 5.五种僵猪的综合防治
- 6.猪伪狂犬病防治
- 7.常见猪病防治--旋毛虫病
- 8.子猪腹泻不难治
- 9.我国将积极推广自然养猪法
- 10.冬季预防生猪易发病
- 11.猪高热症综合防治
- 12.猪蓝耳病最佳治疗策略
- 1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
- 14.引起猪呕吐的疾病及其防治
- 15.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 16.猪亚硝酸盐中毒的防治
- 17.对猪腹泻症候群的分析
- 18.治疗猪喘气病感染
- 19.猪常见内科病亚硝酸盐中毒
- 20.育肥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赶着迪卡猪奔向富裕路
- 2.张元成豆渣发酵喂猪 变废
- 3.熊春庚回乡创业能致富事迹
- 4.“双学双比”女能手--孔
- 5.曹六定的致富经
- 6.“猪司令”--李俊斌
- 7.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8.女致富带头人孙秀华
- 9.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10.养猪致富带头人:焦玉枝
- 11.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2.“猪倌”周奎走上科学养猪
- 13.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4.姜召民依靠科学养猪搭上致
- 15.焦玉枝:养猪致富带头人
- 16.王永军:"空调"
- 17.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18.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张
- 19.野山猪养殖致富
- 20.黑猪白猪混着养 走上致富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