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多方面控制仔猪腹泻
时间:2009-06-25 23:57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相当普遍,也令养殖户头痛。断奶仔猪腹泻率在20%~30%。一般情况下,断奶后3天~5天的腹泻率为0.6%;而8天~13天腹泻更加严重,腹泻率达32%左右。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可达10%~20%,即使病愈,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出栏时间,给养殖
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相当普遍,也令养殖户头痛。断奶仔猪腹泻率在20%~30%。一般情况下,断奶后3天~5天的腹泻率为0.6%;而8天~13天腹泻更加严重,腹泻率达32%左右。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可达10%~20%,即使病愈,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出栏时间,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要控制仔猪腹泻,必须多方出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
断奶仔猪腹泻的起因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大肠杆菌通过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黏附/定居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后者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黏附素和肠毒素的某几种组合更多地与新生仔猪腹泻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的组合可因地区不同而异。
缺铁性腹泻。由于妊娠母猪对无机盐胎儿的“胎盘屏障”作用限制了母体铁质向胎儿的传递,致使初生仔猪体内储铁量不足,初生仔猪体内铁的储量约50克左右,而仔猪的快速生长每天需要7克左右,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克铁,故易造成缺铁。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又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成分,因而缺铁时往往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一级危害,还会造成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的二级危害。
仔猪补料诱导性腹泻
(1)饲料抗原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哺乳仔猪母奶提供抗体维持其免疫功能。断奶后,母体抗体停止供应,而仔猪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日粮抗原导致仔猪免疫高敏感性,容易感染病原菌,引起腹泻发生。
(2)胃酸分泌不足,部分饲料无法消化。由于仔猪在出生后4周内胃酸分泌很少,即使到12周,其胃酸分泌量也难以补偿饲料对仔猪胃内环境的缓冲效应。所以,28日龄断奶体重约7千克的仔猪每天分泌20毫升胃酸,这些胃酸只能消化仔猪日采食量的一半多,而其余无法消化吸收的饲料便成为仔猪消化道的负担,激发腹泻。
(3)日粮pH值过高,病原菌大量繁殖。日粮pH值过高,导致仔猪体内酸度下降,为各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梭菌等)提供适宜的自下而上的繁殖环境(pH=6.0~8.0),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诱使仔猪减少,大量水分被重新吸入肠道内排出,进而导致仔猪下痢脱水,甚至死亡。
断奶应激导致仔猪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断奶是畜体环境和营养等各外界因素在短时间内发生突然变化的综合体,日粮同原来的流体变为固体颗粒型,作为主要能源的乳脂为各种淀粉所取代,易消化的乳蛋白为不易消化的植物蛋白所取代(多以大豆蛋白为主),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均对仔猪生理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仔猪采食量突然降低,肠壁发生损伤,这为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为腹泻等消化紊乱病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环境应激,如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湿度过高也会增加腹泻的次数。
饲喂方式不当,如过度限饲或过度饲喂均会引起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
肠道发生的免疫反应
仔猪断奶后即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IgA+B细胞占主要地位要在4周龄时才能达到成年猪水平,而IgM+细胞要到3月龄~4月龄才达到成年猪水平。一旦开始饲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断奶仔猪就会发生肠道免疫反应,出现腹泻现象。
研究表明,在引起仔猪腹泻的诸多因素中,原发性因素并不是大肠杆菌,而是由于断奶过程中的应激(尤其是采食了大量的植物蛋白这类的抗原)影响肠道和黏膜免疫系统的改变,小肠绒毛变短,微生态平衡打破。造成了肠道的损伤,使胃肠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新生仔猪肠道有一种“记忆”细胞,它能识别抗原并与之反应,当断奶仔猪接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植物蛋白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以消除抗原的危害。但是,当断奶仔猪长期接触这些日粮中的抗原,日粮的抗原物质达到一定量或作用时间后,仔猪就会产生免疫耐受力,从此对这种抗原不再反应。在仔猪没有适应日粮中的抗原或者肠道未产生免疫耐力之前,这种日粮仍会引起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病的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
导致仔猪腹泻的最常见因素是大肠杆菌病、低血糖症、传染性胃肠炎(TGE)、梭菌性肠炎(CE)、球虫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RE),这六种疾病是断奶前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此外,不常发生的某些病症,其主要症状为腹泻的还有类圆线虫侵袭、猪痢疾(SD)、猪丹毒和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PR)和弓形虫病也能引起仔猪腹泻,但腹泻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散播速度判断
暴发性腹泻并迅速传播的病症常与病毒感染有关。隐性发生、缓慢传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腹泻症的多见于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根据发病日龄判断
根据猪首次发生腹泻的日龄可大致判断出病因。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发生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低血糖或梭菌性肠炎引起的;球虫性腹泻最早发生于5日龄~7日龄;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猪痢疾、沙门氏菌病和猪丹毒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以后。大肠杆菌和无乳症引起的腹泻除见于生后头几天,也常见于3周龄的仔猪。各种日龄的仔猪发生急性严重腹泻是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无明显发病时间并可感染各种日龄仔猪的不太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
根据剖检结果判断
剖检发生腹泻的猪,应重点检查三个部位:一是检查肠系膜内的乳糜管,其内有无脂肪可反映出疾病能否引起绒毛萎缩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传染性胃肠炎的突出变化是乳糜管内没有脂肪,这种现象在轮状病毒性肠炎则不一定见到,而大肠杆菌病则不影响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二是检查肠的浆膜面是否变红(梭菌感染)或透明(传染性胃肠炎)。三是检查黏膜面是否有出血点或明显的出血(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和纤维性坏死性膜,膜可能为固膜性的(球虫病、慢性梭菌性肠炎)或出血性的(急性梭菌性肠炎、猪痢疾)。
断奶仔猪腹泻的起因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大肠杆菌通过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黏附/定居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后者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黏附素和肠毒素的某几种组合更多地与新生仔猪腹泻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的组合可因地区不同而异。
缺铁性腹泻。由于妊娠母猪对无机盐胎儿的“胎盘屏障”作用限制了母体铁质向胎儿的传递,致使初生仔猪体内储铁量不足,初生仔猪体内铁的储量约50克左右,而仔猪的快速生长每天需要7克左右,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克铁,故易造成缺铁。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又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成分,因而缺铁时往往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一级危害,还会造成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的二级危害。
仔猪补料诱导性腹泻
(1)饲料抗原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哺乳仔猪母奶提供抗体维持其免疫功能。断奶后,母体抗体停止供应,而仔猪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日粮抗原导致仔猪免疫高敏感性,容易感染病原菌,引起腹泻发生。
(2)胃酸分泌不足,部分饲料无法消化。由于仔猪在出生后4周内胃酸分泌很少,即使到12周,其胃酸分泌量也难以补偿饲料对仔猪胃内环境的缓冲效应。所以,28日龄断奶体重约7千克的仔猪每天分泌20毫升胃酸,这些胃酸只能消化仔猪日采食量的一半多,而其余无法消化吸收的饲料便成为仔猪消化道的负担,激发腹泻。
(3)日粮pH值过高,病原菌大量繁殖。日粮pH值过高,导致仔猪体内酸度下降,为各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梭菌等)提供适宜的自下而上的繁殖环境(pH=6.0~8.0),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诱使仔猪减少,大量水分被重新吸入肠道内排出,进而导致仔猪下痢脱水,甚至死亡。
断奶应激导致仔猪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断奶是畜体环境和营养等各外界因素在短时间内发生突然变化的综合体,日粮同原来的流体变为固体颗粒型,作为主要能源的乳脂为各种淀粉所取代,易消化的乳蛋白为不易消化的植物蛋白所取代(多以大豆蛋白为主),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均对仔猪生理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仔猪采食量突然降低,肠壁发生损伤,这为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为腹泻等消化紊乱病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环境应激,如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湿度过高也会增加腹泻的次数。
饲喂方式不当,如过度限饲或过度饲喂均会引起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
肠道发生的免疫反应
仔猪断奶后即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IgA+B细胞占主要地位要在4周龄时才能达到成年猪水平,而IgM+细胞要到3月龄~4月龄才达到成年猪水平。一旦开始饲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断奶仔猪就会发生肠道免疫反应,出现腹泻现象。
研究表明,在引起仔猪腹泻的诸多因素中,原发性因素并不是大肠杆菌,而是由于断奶过程中的应激(尤其是采食了大量的植物蛋白这类的抗原)影响肠道和黏膜免疫系统的改变,小肠绒毛变短,微生态平衡打破。造成了肠道的损伤,使胃肠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新生仔猪肠道有一种“记忆”细胞,它能识别抗原并与之反应,当断奶仔猪接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植物蛋白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以消除抗原的危害。但是,当断奶仔猪长期接触这些日粮中的抗原,日粮的抗原物质达到一定量或作用时间后,仔猪就会产生免疫耐受力,从此对这种抗原不再反应。在仔猪没有适应日粮中的抗原或者肠道未产生免疫耐力之前,这种日粮仍会引起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病的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
导致仔猪腹泻的最常见因素是大肠杆菌病、低血糖症、传染性胃肠炎(TGE)、梭菌性肠炎(CE)、球虫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RE),这六种疾病是断奶前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此外,不常发生的某些病症,其主要症状为腹泻的还有类圆线虫侵袭、猪痢疾(SD)、猪丹毒和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PR)和弓形虫病也能引起仔猪腹泻,但腹泻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散播速度判断
暴发性腹泻并迅速传播的病症常与病毒感染有关。隐性发生、缓慢传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腹泻症的多见于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根据发病日龄判断
根据猪首次发生腹泻的日龄可大致判断出病因。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发生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低血糖或梭菌性肠炎引起的;球虫性腹泻最早发生于5日龄~7日龄;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猪痢疾、沙门氏菌病和猪丹毒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以后。大肠杆菌和无乳症引起的腹泻除见于生后头几天,也常见于3周龄的仔猪。各种日龄的仔猪发生急性严重腹泻是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无明显发病时间并可感染各种日龄仔猪的不太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
根据剖检结果判断
剖检发生腹泻的猪,应重点检查三个部位:一是检查肠系膜内的乳糜管,其内有无脂肪可反映出疾病能否引起绒毛萎缩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传染性胃肠炎的突出变化是乳糜管内没有脂肪,这种现象在轮状病毒性肠炎则不一定见到,而大肠杆菌病则不影响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二是检查肠的浆膜面是否变红(梭菌感染)或透明(传染性胃肠炎)。三是检查黏膜面是否有出血点或明显的出血(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和纤维性坏死性膜,膜可能为固膜性的(球虫病、慢性梭菌性肠炎)或出血性的(急性梭菌性肠炎、猪痢疾)。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321仔猪安全断乳法
- 2.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关键
- 3.仔猪早期断奶配套技术
- 4.子猪旺食期管理需知道
- 5.仔猪红外线保温妙法
- 6.断奶仔猪饲养
- 7.子猪栏和保育栏的福音
- 8.仔猪出生后第一周的饲养管理要点
- 9.仔猪进栏前后注意事项
- 10.防止新生仔猪死亡的几项措施
- 11.如何作好仔猪断乳工作
- 12.断奶仔猪的饲养
- 13.养仔猪先进技术四则
- 14.子猪腹泻用药三步骤
- 15.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方法
- 16.多方面控制仔猪腹泻
- 17.复合生物菌对仔猪的影响
- 18.挑选仔猪小窍门
- 19.影响仔猪从初乳中获得被动免疫的因素
- 20.仔猪安全断乳技术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赶着迪卡猪奔向富裕路
- 2.张元成豆渣发酵喂猪 变废
- 3.熊春庚回乡创业能致富事迹
- 4.“双学双比”女能手--孔
- 5.曹六定的致富经
- 6.“猪司令”--李俊斌
- 7.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8.女致富带头人孙秀华
- 9.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10.养猪致富带头人:焦玉枝
- 11.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2.“猪倌”周奎走上科学养猪
- 13.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14.姜召民依靠科学养猪搭上致
- 15.焦玉枝:养猪致富带头人
- 16.王永军:"空调"
- 17.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18.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张
- 19.野山猪养殖致富
- 20.黑猪白猪混着养 走上致富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