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猪蓝耳病最佳治疗策略
时间:2009-06-22 03:4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1 概述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
1 概述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国90年代发现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现较大面积发生,自2006年初以来,在大部分省区出现暴发性流行,即“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由于过去接触较少,防治经验缺乏,致使一些养殖户惊恐不安,基层兽医束手无策,相关管理部门手忙脚乱。此病的流行特点是近代中国养殖猪业从未有过,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巨大损失。
2 流行特点
本病春、秋季多发、盛夏较严重,全年均可流行,多呈地方性流行,传染快,通过空气、饮水、饲料及各种带毒媒介传播,10公里范围内迅速蔓延,初生仔猪和刚断奶猪最易感染,可死亡80%甚至100%,育成猪、肥猪能发病,但死亡率不高,耐过的猪只生长发育停滞,能长期带毒。营养好,健康状况好的猪群主要是隐性带毒或持续感染。
目前流行的猪高热综合症往往不是蓝耳病单一感染,而是两、三种病混合感染,常与猪瘟、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病、流行性感冒等混合感染,临床为表现“三高两快一长”(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快、传染快,而病程长,至少十几天才死亡)蓝耳病单一感染死亡率不高,中大猪很少死亡,母猪约30%以上表现流产、死胎、不孕等繁殖障碍。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免疫程序比较合理,环境条件较好,综合防治搞得好,故而很少发病,而中小型专业户和散养户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3 临床主症
发热(打堆,体温高至40~42.5℃),便秘(后期可腹泻),不吃或减食,眼结膜潮红、眼眶发蓝、流泪、尿黄或褐色、咳喘、精神萎顿,大多数患病猪初期可见皮肤、耳朵、肢端、腹部发红,随着病程延长,皮肤发绀(蓝紫色),之后逐渐变蓝,注射抗菌素药或退烧药无效,仅体温暂时下降但很快反弹;再度上升;个别猪有呕吐、下痢、四肢划水状神经症状,有的皮肤黄白,消瘦,被毛无光泽,运动时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气喘迫促、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明显;中、大猪症状较轻,主要是发热,便秘,最后脱水、消瘦、衰竭死亡;母猪感染后症状相同,并发生流产、产死胎等。急性病例病程2~3天便可引起死亡。
4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整个内脏器官呈病毒性败血型病变特征。死胎及刚出生不久的弱小仔猪,眼睑、颌下、颈下水肿。
仔猪及育肥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间质增宽,肺部有小点出血或淤血,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有的有少量的纤维素渗出,呈现胸膜炎病变。
肝脏肿大,切面灰白色坏死灶,胆汁浓稠,呈土黄色,脾脏肿大,个别有梗死,肾脏出血,个别的心外膜和喉头黏膜有出血点,胃充血、出血或溃疡,有时可见肠道充血或出血,流产母猪两耳肢端或腹部皮肤发蓝。
5 病因分析
本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后,因猪群免疫缺失而继发感染病菌和病毒,如伪狂犬病、猪瘟、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和弓形体等。另外养殖户猪蓝耳病疫苗不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同时也存在气温突变、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大、防暑降温不到位而引起的热应激、长途运输应日夜、饲料营养不全、饲料管理不良等因素的影响。
6 危害
蓝耳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二:一是母猪流产、产死胎、不孕及小猪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二是免疫抑制,猪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差或免疫失败,常导致猪伪狂犬、猪瘟、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喘气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和弓形体等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7 防控措施
7.1 使用全价饲料,营养好,养管合理,机体抵抗力强是根本。
7.2 消毒是减少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7.3 合理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打防疫针、种猪用灭活菌,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2~3周,经产母猪产前免疫1~2次(避开围产期),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
仔猪及育肥猪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龄初免,双月龄二免。已发病猪群,可用弱毒活苗紧急接种4~8头份,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
7.4 建设疫区平时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及抗菌药,多维、氟苯尼考粉、黄芪西林、高热混感康、黄芪蓝圆康等,预防继发病和提高抵抗力。
7.5 严格处理病猪、死猪,杜绝疫源扩散十分重要。
7.6 免疫程序杂乱无章可导致免疫失败,乱用抗菌素、退烧药物可造成大量浪费,并延误病程增加死亡。
7.7 切忌诊断错误,措施偏离。
8 治疗
根据蓝耳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治疗蓝耳病必须抓住三个关键,即抗病毒、防继发感染和保健。
8.1 抗病素
目前无抗病毒特效药,一般是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促进干扰素产生抑制病毒复制,如干扰素、转移因子。
8.2 防继发感染和逐渐退烧(不要陡然降温)
⑴混感急诊+衰竭急救混合肌肉注射,呼肠克星饮水或拌料。
⑵天安真好+菌毒特号分点肌肉注射,混感金方饮水。
⑶天安太奇+天安太极混合肌肉注射,黄芪西林饮水。
⑷天安金针+衰竭急救分点肌肉注射,大壮观霉素饮水。
⑸喘呼特佳+增免败毒针混合肌肉注射,泰妙通饮水。
喘气严重配合气喘米先肌肉注射,呼肠克星饮水。
⑹天安真好+金毒II号分点肌肉注射,(选)天安混感金方饮水。
高热病一旦发生,不要恐慌,更不要以为灾难来临,不要病急乱投医,只要采取科学治疗方案,让猪耐过10~15天,大多可自然康复。蓝耳病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地塞米松类糖皮质激素及退烧药要谨慎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治疗要有信心,用药疗程需要保证,不能频换药物;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应激刺激;建议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7~10天。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国90年代发现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现较大面积发生,自2006年初以来,在大部分省区出现暴发性流行,即“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由于过去接触较少,防治经验缺乏,致使一些养殖户惊恐不安,基层兽医束手无策,相关管理部门手忙脚乱。此病的流行特点是近代中国养殖猪业从未有过,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巨大损失。
2 流行特点
本病春、秋季多发、盛夏较严重,全年均可流行,多呈地方性流行,传染快,通过空气、饮水、饲料及各种带毒媒介传播,10公里范围内迅速蔓延,初生仔猪和刚断奶猪最易感染,可死亡80%甚至100%,育成猪、肥猪能发病,但死亡率不高,耐过的猪只生长发育停滞,能长期带毒。营养好,健康状况好的猪群主要是隐性带毒或持续感染。
目前流行的猪高热综合症往往不是蓝耳病单一感染,而是两、三种病混合感染,常与猪瘟、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病、流行性感冒等混合感染,临床为表现“三高两快一长”(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快、传染快,而病程长,至少十几天才死亡)蓝耳病单一感染死亡率不高,中大猪很少死亡,母猪约30%以上表现流产、死胎、不孕等繁殖障碍。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免疫程序比较合理,环境条件较好,综合防治搞得好,故而很少发病,而中小型专业户和散养户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3 临床主症
发热(打堆,体温高至40~42.5℃),便秘(后期可腹泻),不吃或减食,眼结膜潮红、眼眶发蓝、流泪、尿黄或褐色、咳喘、精神萎顿,大多数患病猪初期可见皮肤、耳朵、肢端、腹部发红,随着病程延长,皮肤发绀(蓝紫色),之后逐渐变蓝,注射抗菌素药或退烧药无效,仅体温暂时下降但很快反弹;再度上升;个别猪有呕吐、下痢、四肢划水状神经症状,有的皮肤黄白,消瘦,被毛无光泽,运动时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气喘迫促、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明显;中、大猪症状较轻,主要是发热,便秘,最后脱水、消瘦、衰竭死亡;母猪感染后症状相同,并发生流产、产死胎等。急性病例病程2~3天便可引起死亡。
4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整个内脏器官呈病毒性败血型病变特征。死胎及刚出生不久的弱小仔猪,眼睑、颌下、颈下水肿。
仔猪及育肥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间质增宽,肺部有小点出血或淤血,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有的有少量的纤维素渗出,呈现胸膜炎病变。
肝脏肿大,切面灰白色坏死灶,胆汁浓稠,呈土黄色,脾脏肿大,个别有梗死,肾脏出血,个别的心外膜和喉头黏膜有出血点,胃充血、出血或溃疡,有时可见肠道充血或出血,流产母猪两耳肢端或腹部皮肤发蓝。
5 病因分析
本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后,因猪群免疫缺失而继发感染病菌和病毒,如伪狂犬病、猪瘟、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和弓形体等。另外养殖户猪蓝耳病疫苗不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同时也存在气温突变、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大、防暑降温不到位而引起的热应激、长途运输应日夜、饲料营养不全、饲料管理不良等因素的影响。
6 危害
蓝耳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二:一是母猪流产、产死胎、不孕及小猪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二是免疫抑制,猪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差或免疫失败,常导致猪伪狂犬、猪瘟、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喘气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和弓形体等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7 防控措施
7.1 使用全价饲料,营养好,养管合理,机体抵抗力强是根本。
7.2 消毒是减少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7.3 合理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打防疫针、种猪用灭活菌,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2~3周,经产母猪产前免疫1~2次(避开围产期),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
仔猪及育肥猪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龄初免,双月龄二免。已发病猪群,可用弱毒活苗紧急接种4~8头份,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
7.4 建设疫区平时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及抗菌药,多维、氟苯尼考粉、黄芪西林、高热混感康、黄芪蓝圆康等,预防继发病和提高抵抗力。
7.5 严格处理病猪、死猪,杜绝疫源扩散十分重要。
7.6 免疫程序杂乱无章可导致免疫失败,乱用抗菌素、退烧药物可造成大量浪费,并延误病程增加死亡。
7.7 切忌诊断错误,措施偏离。
8 治疗
根据蓝耳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治疗蓝耳病必须抓住三个关键,即抗病毒、防继发感染和保健。
8.1 抗病素
目前无抗病毒特效药,一般是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促进干扰素产生抑制病毒复制,如干扰素、转移因子。
8.2 防继发感染和逐渐退烧(不要陡然降温)
⑴混感急诊+衰竭急救混合肌肉注射,呼肠克星饮水或拌料。
⑵天安真好+菌毒特号分点肌肉注射,混感金方饮水。
⑶天安太奇+天安太极混合肌肉注射,黄芪西林饮水。
⑷天安金针+衰竭急救分点肌肉注射,大壮观霉素饮水。
⑸喘呼特佳+增免败毒针混合肌肉注射,泰妙通饮水。
喘气严重配合气喘米先肌肉注射,呼肠克星饮水。
⑹天安真好+金毒II号分点肌肉注射,(选)天安混感金方饮水。
高热病一旦发生,不要恐慌,更不要以为灾难来临,不要病急乱投医,只要采取科学治疗方案,让猪耐过10~15天,大多可自然康复。蓝耳病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地塞米松类糖皮质激素及退烧药要谨慎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治疗要有信心,用药疗程需要保证,不能频换药物;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应激刺激;建议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7~10天。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猪病诊断“三步曲”
- 2.猪的棘头虫病
- 3.养猪生产中几种疾病的免疫
- 4.猪笼草 雷公壶
- 5.猪细菌性传染病猪副伤寒
- 6.猪瘟猪丹毒病的防治
- 7.常见猪病防治--猪疥螨病
- 8.猪蓝耳病防控的知识
- 9.猪鞭虫病的防治
- 10.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 11.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观察与诊治
- 12.猪的重要传染病----日本乙型脑炎
- 13.猪瘟的免疫
- 14.猪圆环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诊治
- 15.猪“红斑病”的病因及防治
- 16.猪维生素B2缺乏症
- 17.谨防4种猪常见病
- 18.猪蠕形螨虫病的防治
- 19.猪姜片吸虫病防治
- 20.“猪膏散”治疗耕牛瓣胃阻塞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女致富带头人孙秀华
- 2.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3.养猪致富带头人:焦玉枝
- 4.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5.“猪倌”周奎走上科学养猪
- 6.乌云塔娜:养猪致富的女状
- 7.姜召民依靠科学养猪搭上致
- 8.焦玉枝:养猪致富带头人
- 9.王永军:"空调"
- 10.致富不忘群众的女能人—周
- 11.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张
- 12.野山猪养殖致富
- 13.黑猪白猪混着养 走上致富
- 14.李志土:野猪与家猪科学混
- 15.养猪年赚90万
- 16.养殖大户赵建华一年纯赚20
- 17.从捡破烂到养猪大户
- 18.孙德伟靠“三自经”走上致
- 19.林允智:发展立体养殖年收
- 20.孙彦超:养殖野猪致富快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